- 张策;陈淑良;刘向阳;
目的制作小鼠耐药癫疒间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疒间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疒间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疒间模型,试验期间考察小鼠癫疒间的发作级别和频率,以确定小鼠耐药癫疒间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另取20只小鼠进行后续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耐药癫疒间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耐药癫疒间模型组按前述方法造模。结束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考察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考察耐药癫疒间小鼠脑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脑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耐药癫疒间模型组中10只小鼠有8只造模成功,进入试验。脑组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耐药癫疒间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HE染色显示,耐药癫疒间模型组呈现神经细胞核固缩、变形,神经细胞呈现部分水肿,并有神经细胞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耐药癫疒间模型组呈现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耐药癫疒间小鼠呈现脑内P-糖蛋白高表达,并出现脑组织损伤。
2013年10期 v.16 883-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李晓明;陶英群;朱廷准;梁国标;
目的探讨格列卫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凋亡及其促进癌蛋白半乳凝集素-3(Gal-3)降解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细胞免疫染色法和提取细胞溶酶体的方法观察格列卫处理细胞后溶酶体中Gal-3蛋白量的变化;U87细胞分别用格列卫和/或STS及溶酶体抑制剂ConA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Gal-3蛋白量的改变;SubG1法检测U87细胞在格列卫及STS单药处理和联合处理时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格列卫处理U87细胞使Gal-3蛋白进入溶酶体并发生蛋白的降解;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与STS联合使用有协同诱导U8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株中Gal-3通过溶酶体降解,并使肿瘤细胞对凋亡诱导剂的敏感性增加。
2013年10期 v.16 88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邓燕;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GMC,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GMC增殖,选择最佳刺激浓度,并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不同剂量的条件下,比较GMC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增殖情况。结果葡萄糖最佳刺激浓度为0.6 g/L;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对葡萄糖刺激的GMC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G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糖尿病肾病。
2013年10期 v.16 889-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杨玲;邵锁;王常丽;任天舒;赵庆春;
目的探索外周血代替肿瘤组织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首诊为结直肠癌且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26例,术前未接受任何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比较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MTHFR 677CT基因型、TT基因型、CC基因型一致的病例数分别为7、7、4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型一致率为69.2%。结论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可以反映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突变。
2013年10期 v.16 89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王静;凌杰;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 mL/次,2次/d,连用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抑制气道重塑过程密切相关。
2013年10期 v.16 895-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3 ] - 李艳敏;成旭明;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2013年10期 v.16 897-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4 ] - 周惠;邢昌赢;陈连华;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研究,先后给予常规血透(A组)、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B组)各6个月,共12个月。观察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血清钠浓度、尿素清除率、C反应蛋白以及内瘘闭塞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平均动脉压降低。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及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患者透析前后血清钠水平及尿素氮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改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少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能改善微炎症状态。
2013年10期 v.16 899-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5 ] - 戴以顺;齐兴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疫毒蹯肝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HBV-DNA转阴率71.6%,临床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HBV-DNA转阴率44.4%,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血清水平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显著提高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促进肝功能转归。
2013年10期 v.16 902-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4 ] - 张东强;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生长抑素静点,观察组(60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水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13年10期 v.16 904-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7 ] - 周小英;张幼萍;
目的分析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7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2组,8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胶丸(口服组),85例予以肌注黄体酮(肌注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和临床疗效;经有效治疗并继续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口服组与肌注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1.8%(P>0.05);在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Apgar低分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良好,口服黄体酮胶丸与肌注黄体酮的疗效相当,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2013年10期 v.16 906-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16 ] - 张其春;胡永炜;陈方兰;黄凌云;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在术前、术后24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27例,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24、48 h VAS评分和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48 h内各时间段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10期 v.16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4 ] - 田春梅;苑妍新;高瑞英;赵丽;李阳;王丹;董有静;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时间点应用对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术中静吸复合麻醉,A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地佐辛0.1 mg/kg;B组于关闭气腹时给予地佐辛0.1 mg/kg;C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三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的血压(MAP)、心率(HR)和呼吸(RR)的变化,术后5 min的VAS评分、苏醒时间、改良OAA/S评分。结果 B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优于其他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其他两组延长(P<0.05);术后5 min的VAS评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手术近结束时给予地佐辛可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建议地佐辛在全身麻醉中镇痛时尽量早期使用。
2013年10期 v.16 91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7 ] - 杨方涛;王珏;郑海燕;蔡华海;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73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吗啡、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地佐辛、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于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 VAS分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安全性、耐受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3年10期 v.16 913-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2 ] - 林锋;张雅玲;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S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R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F组3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后、术中及术后MAP、HR、SpO2,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三组患者清醒时及术后1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严密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三组患者MAP、HR、SpO2均降低,R组SpO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R组丙泊酚用量最小;S组清醒后1 h VAS评分最低。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清醒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一般体动、严重体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F组相比,R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25.81%)。结论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恢复快,配伍效果最佳。
2013年10期 v.16 915-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177 ] - 杨念龙;艾尼瓦尔·艾尔肯;阿里木·太来提;张涛;艾克帕尔·阿布拉;木拉提·马合木提;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威利坦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为0.2~0.8 cm。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组:坦索罗辛0.2 mg1次/d;试验1组:坦索罗辛0.2 mg 1次/d,加用威利坦40 mg 2次/d;试验2组:坦索罗辛0.2 mg 1次/d,加用威利坦80 mg 2次/d。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试验1组及试验2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8.4±3.1)d、(6.6±2.7)d和(5.9±2.7)d,对照组与2个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个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1组与试验2组排出结石的患者分别为22例(68.8%)、29例(90.6%)、30例(93.8%),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因肾绞痛而使用止痛药物治疗者分别为6例(18.8%)、4例(12.5%)、3例(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坦索罗辛与威利坦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2013年10期 v.16 917-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2 ] - 徐华;闫素文;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希舒美)与多西环素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2年11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13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为2组,均应用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在此基础上,观察组(78例)联合口服希舒美,对照组(56例)联合口服多西环素。观察两组疗效、疗程。结果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和非典型病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人型支原体)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的学意义(P>0.05)。结论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联合口服希舒美可以作为急性盆腔炎的可靠治疗策略。
2013年10期 v.16 919-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2 ] - 刘琳娜;李学拥;吴晓春;赵聪颖;关波;李诗草;张甜;
目的评价银离子抗菌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在60例Ⅱ度烧伤患者身上分别选取2处面积相当的创面。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试验组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平均换药次数,并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用药后第7、14天创面愈合率增高,换药次数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磺胺嘧啶银相比,银离子抗菌敷料在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方面,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抑菌效果与磺胺嘧啶银相当,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Ⅱ度烧伤的外用药物。
2013年10期 v.16 92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2 ] - 陈诚;程绍航;狄正鸿;许静;
目的比较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和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选择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皮损处外用,连续4周;对照组皮损局部应用得宝松2周1次连续注射4周治疗。按REU评分评价4周后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7%,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3.33%vs 34.48%,P<0.05)。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与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他克莫司乳膏更为安全。
2013年10期 v.16 924-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4 ] - 刘洁;朱立勤;陈凡;魏晓晨;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1次顿服与分2次服用格列美脲的疗效。方法利用RevMan 5.0软件对1994年至2012年1月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的2型糖尿病患者1次/d顿服与分2次服用格列美脲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腹血糖:Z=3.59,WMD=-0.51(-0.79,-0.23),P<0.05;早餐后2 h血糖:Z=2.00,WMD=0.40(0.01,0.78),P<0.05;糖化血红蛋白:Z=2.66,WMD=0.18(0.05,0.31),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不同给药间隔口服格列美脲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程度有差别,控制空腹血糖2次/d疗效好,控制早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次顿服疗效好。仍然需要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科学的证据。
2013年10期 v.16 926-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1 ] - 沈轶群;张艳;
目的探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依从性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采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8例,分析依从性状况及原因,总结心理干预对策。结果 48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22例(45.8%),依从性差26例(54.2%)。患者依从性状况与患者年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了解程度、患者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文化程度有关。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依从性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对氨水杨酸颗粒的疗效。
2013年10期 v.16 929-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3 ]
- 胡彬;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的248例患者。将所选患者因溶栓药物不同分为A组(阿替普酶)和B组(尿激酶),每组124例。观察两组血管总再通率、发病6 h内及6 h后溶栓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出血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发病6 h后溶栓,A、B组分别有28(70.0%)、18(47.4%)例再通;发病6 h内溶栓,A、B组分别有76(90.5%)、68(79.1%)例再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2例(1.6%),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2例,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4例;B组死亡5例(4%),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3例,脑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5例,牙龈出血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具有血管开通率高、出血等并发症少、安全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药物。
2013年10期 v.16 960-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39 ] - 杨东辉;李强;张显茹;
目的比较蒙洛英注射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发热的136例患者(腋温≥38.5℃)分为2组,分别应用蒙洛英注射液与赖氨匹林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蒙洛英组起效时间短(P<0.01)。结论蒙洛英注射液退热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见效快,持续时间长,适合临床应用。
2013年10期 v.16 962-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黄尹力;陈笑冰;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22∶00)皮下注射1次,瑞格列奈3次/d随餐服用;对照组32例,采用诺和灵治疗,每日早晚2次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患者2例发生心前区疼痛,对照组5例发生心前区疼痛或心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2013年10期 v.16 964-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31 ] - 丁莉;官常容;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给予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100 mg/d,连续治疗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PG、HbA1c等,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和HbA1c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vs.78.8%,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5.8%),治疗组发生低血糖2例(3.8%)。结论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10期 v.16 966-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1 ] - 郑卫华;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90例老年DPN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的TSS对患者DPN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及2hPG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刀割样疼痛、烧灼痛、针刺样疼痛及麻木4项评分、DPN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3例因输液过快致输液局部疼痛,在调整滴速后疼痛感消失,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α-硫辛酸治疗老年DP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3年10期 v.16 968-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26 ] - 姜艳;刘洁;田春雨;
目的探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口腔擦洗,观察组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擦洗的基础上进行口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定植菌及VAP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细菌图片培养阳性率降低16.67%;痰培养阳性率降低28.3%;发生VAP风险降低28.33%;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可以降低患者VAP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2013年10期 v.16 970-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5 ] - 称宏森;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前列地尔对ICU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中的5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组。B组加用氯胺酮和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 h后,B组患者的FIB、气道压力、咪哒唑仑剂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氯胺酮和前列地尔可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粘度,减少镇静剂用量,有利于ICU重症哮喘患者尽早脱机拔管。
2013年10期 v.16 972-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田雨;李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β2受体激动剂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2013年10期 v.16 974-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61 ] - 胡秀锦;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vs.79.1%,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10期 v.16 97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王芸;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颈椎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5%vs.77.5%,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10期 v.16 978-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4 ] - 梅向阳;张爱雪;潘少华;苏杭;
目的探讨暖胃止痛贴缓解静滴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暖胃止痛贴防治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胃止痛贴可以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10期 v.16 979-980+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