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厚朴对实验大鼠的胃动力影响

    王贺玲;白菡;王学清;李岩;

    目的探讨厚朴对胃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左旋精氨酸(L-Arg)制成胃动力异常模型,同时给予厚朴灌胃观察其对L-Arg所致大鼠胃动力、胃动素异常的改善作用。结果给大鼠腹腔注射L-Arg造成胃动力减缓、血清胃动素减少,厚朴能有效抑制L-Arg引起的大鼠胃动力下降(P<0.05)和胃动素的下降(P<0.05)。结论厚朴对L-Arg所致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有关。

    2007年02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160 ]
  • 锦黄咽炎片主要药效学观察

    范晓东;王俊平;范纯富;

    目的观察、研究锦黄咽炎片的抗炎(对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肿胀)、镇痛、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可能的药效学试验依据。方法通过连续灌胃给药,观察锦黄咽炎片对(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肿胀)炎症的作用;通过单次灌胃给药观察本品对鼠疼痛反应的影响;通过细菌培养液中加药,观察该药的抑菌作用;通过对锦黄咽炎片体外抗流感病毒进行测定,研究本品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锦黄咽炎片的单次和多次灌胃给药有一定的量效依赖性,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论本品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比较明显的抑菌、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作用强度与复方草珊瑚相当。

    2007年02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核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会新;乔宠;高嵩;王永来;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核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核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6U+0.9%氯化钠注射液9mL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组缩宫素10U+0.9%氯化钠注射液9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分析各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治疗组及缩宫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出血量最少(P<0.01),手术时间最短(P<0.01)。术中用药后15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与对照组(P<0.05、P<0.01),用药后30min和45min后,治疗组血压与缩宫素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缩宫素组、对照组比较,术后体温、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核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效果优于催产素,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7 ]
  •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董莉;王文革;王莉;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子宫内膜癌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9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与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和60.6%,与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99例内膜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2.4%,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早的内膜癌组织中的p53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程度低及临床分期晚者(P<0.01);hMSH2蛋白阳性组中p53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2007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21 ]
  • 宫腔镜对早孕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治意义

    王玉;计龙;杨清;王光伟;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早孕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早孕流产后阴道流血、超声检查均提示有宫内占位的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45例。结果宫腔镜诊断宫内陈旧血块残留8例,蜕膜残留25例,绒毛残留12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诊断陈旧血块残留及绒毛残留的符合率为100%,诊断蜕膜残留的符合率为76%。34例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清宫术,11例因残留时间较长,收入院后进行相应处置。随访时间至月经正常来潮为止。45例患者均月经来潮,最长为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恢复正常。术后无宫腔感染、宫腔粘连及子宫穿孔等合并症发生。结论宫腔镜可诊断宫内是否有妊娠残留物及残留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并在直视下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

    2007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晴尔与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郭玫;刘姝舒;

    目的观察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接受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脑血栓形成35例,脑栓塞25例),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观察组68例(脑血栓形成33例,脑栓塞35例),应用晴尔治疗,疗程为14d。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脑栓死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晴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脑栓塞患者。

    2007年02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降钙素原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吴健;王玉;陈双叶;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在出院时对预后进行评定。结果预后不良组(无改善+死亡)PCT值为5.84(1.35,29.69)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明显改善+改善)PCT值0.76(0.23,2.96)(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明显相关(r=0.628,P<0.05;r=0.745,P<0.01)。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7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0 ]
  • 中药对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胡莹;杨杰;任伟;董文毅;

    目的观察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04-2006年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主要用西药缓解疼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小。结论中药汤剂与西药比较,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运用中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7年02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急性心肌梗死几种溶栓药物治疗比较

    范英雄;李铁刚;

    目的比较尿激酶(Urokinase,UK)、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arrangeme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2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UK组222例,SK组205例,R-tPA组201例。分别给予3种溶栓药物静脉输入,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心衰、休克等并发症。结果3组的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1.3%,SK组66.1%,UK组58.7%。而死亡率则反之,即r-tPA组为8.7%,SK组为9.2%,UK组为10.3%。r-tPA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SK组和UK组(依次为6.2%、1.5%、0.6%);而轻度出血以SK组和UK组多见。血管再通后,死亡率、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再缺血等并发症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结论r-tPA再通率高,溶栓疗效好。如患者经济允许,对急性心肌梗死应首选,但对高血压及老年患者应慎重,以防重度出血的发生。

    2007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2 ]
  •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王雪萍;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加用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18周后,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用螺内酯治疗CHF的疗效显著,螺内酯在CHF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2007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比较

    胡荣;厉平;王欢;刘卓刚;

    目的观察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对比。方法56例APL合并DIC患者,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28例)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28例),分别给予肝素8mg,每8h1次,iH和低分子肝素0.4mL,1次/d,iH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补充凝血因子。结果肝素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使用抗凝剂的时间分别为(11.4±3.6)d和(10.1±3.0)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9%和96.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APL合并DIC同样有效,治愈率高,副作用轻微。

    2007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8 ]
  • 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黄秀莲;刘玉艳;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5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加替沙星片0.4g,1次/d;对照组55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g,2次/d。7~14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细菌清除率为93.3%。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7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短篇报道

药物与临床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丁艳;马红;张迪;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随机分为施他宁组15例、善宁组13例及对照组13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静脉泵入施他宁6mg/d或者善宁0.6mg/d,维持7~14d。结果三组间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及其下降幅度比较,施他宁组和善宁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患者血清及尿淀粉酶下降幅度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施他宁组和善宁治疗组的患者平均腹痛持续天数、禁食天数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2007年02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6 ]
  • 奥美拉唑联合思密达、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王莉;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思密达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口服奥美拉唑40mg,每日晨吞服。联合用药组加用思密达及阿莫西林。思密达3g/次,3次/d,空腹服用;阿莫西林0.5g/次,3次/d,疗程14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溃疡愈合率90%,高于对照组6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HP清除率为80%,对照组HP清除率为23%。联合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思密达与阿莫西林,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及HP的清除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7年02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知甘保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24例观察

    王颖;

    目的观察知甘保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疗效。方法将46例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对比观察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厌油)、体征(包括黄疸、肝肿大)及治疗前后ALT、TBIL、A/G的恢复情况。4周为1个疗程,各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知甘保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疗效显著,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2007年02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突聋的疗效比较

    陈阳;朱英明;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以来我科收治的64例(64耳)突聋患者(均无中耳炎史,入院前未经任何治疗,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前列腺素E1;对照组34例,给予右旋糖酐。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6%(16/3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E1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9 ]
  • 孕三烯酮治疗轻症子宫肌腺病59例分析

    王妍姝;

    目的探讨轻症子宫肌腺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效果,减少重症子宫肌腺病的发生率。方法59例轻症子宫肌腺病患者服用国产孕三烯酮,月经的第1天、第3天各服1次,2.5mg/次,以后每周2次,剂量同前,连续服用6个月为1疗程。结果患者在服药后的1~2个月,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后全部消失,且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6个月后46例完全治愈,即症状消失、B超检查子宫无异常、随访3~4个月无复发。结论孕三烯酮治疗轻症子宫肌腺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可达治愈目的,从而可防止其发展为重症子宫肌腺病,减少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07年02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8 ]
  • 育龄期功血的激素治疗

    曲经杰;

    目的应用激素类药止血、调经,治疗育龄期功血,并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58例育龄期功血患者应用刮宫或安宫黄体酮止血后,根据子宫内膜厚薄,应用雌孕激素调整月经周期。结果58例患者治愈53例,占91.4%,好转3例,占5.2%,无效2例,占3.4%。结论激素治疗育龄期功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费用低廉,经济可行。

    2007年02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 纳洛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曲马多中毒

    刘明;郭玉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曲马多中毒的疗效。方法将36例曲马多缓释片中毒者分为2组,A组20例,应用纳洛酮+还原型谷胱甘肽钠治疗,B组1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0min内神志恢复正常,最短<20min。A组20min内的清醒百分率为70%,B组20min内的清醒百分率为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钠协同治疗可产生累加效果,治疗曲马多中毒,科学、可靠、合理。

    2007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大剂量氨茶碱中毒临床救治体会

    李铁刚;赵文嫣;赵敏;梁媛媛;

    目的总结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者1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5例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均存活,预后佳。5例未做血液灌流的患者死亡2例,住院时间较前者延长。结论大剂量氨茶碱药物中毒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血液灌流治疗。

    2007年0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0 ]
  • 中药协定方治疗小儿肺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

    宋兆立;刘娜娜;东玉鹏;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协定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中药汤剂。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治疗组退热、止咳、止喘、啰音吸收、胸部X线改善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比单用西药治疗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2007年02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α-细辛脑佐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蔡海芳;刘晟;

    目的观察α-细辛脑佐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常规予以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对有合并症者做相应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细辛脑。观察喘息缓解及哮鸣、咳嗽消失的时间,计算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喘息缓解及哮鸣、咳嗽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细辛脑是佐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2007年02期 9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4 ]
  • 运德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吕宁;姚文君;

    目的观察运德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患儿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运德素6~10μg,1次/d,共用7d。同时用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除不用运德素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4例,显效4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52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德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

    2007年02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杨显贵;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抗感染、补液等),治疗组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0%,与对照组比较(37.5%、71.2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9 ]
  • Vitapex和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牙周牙髓联合征根管治疗中疗效对比观察

    时咏梅;邱伟;马卫东;周力儒;

    目的比较Vitapex和传统的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牙周牙髓联合征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4颗牙周牙髓联合征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在配合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根充糊剂根充,并进行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1年后回访,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68%,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式Vitapex根充糊剂在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能有效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愈合,近期疗效显著,优于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2007年02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 ]

临床药学

  • 通过病例讨论开展药物治疗学教学

    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

    笔者介绍一种新的临床药学教学方法——病例讨论,其方法是按照教学内容和要求,选取一个典型病例,组织学员先自学,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就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讨论。该方法可以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且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007年02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5 ]
  • 在神经内科下临床的实践和体会

    刘吉祥;

    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式。笔者采取选择专科,全日制守候病房,提供咨询、参与查房、病例讨论、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等形式,开展药学服务工作。通过1个月的专科药学服务工作,在医师和护士中初步确立了临床药师工作的必要性和影响。

    2007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6 ]

安全用药

  • 我院患者发生药物性皮炎127例临床分析

    于鲤;

    目的分析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皮肤科2005年1-12月诊断为药物性皮炎的127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59例,女68例,年龄8~80岁。结果药物性皮炎患者占同期住院病例的16.9%。其中,重症药物性皮炎8例,占6.3%,死亡1例,死亡率为0.8%,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9例,占14.9%。致敏药物主要是合成的抗菌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及抗痛风药3类,皮疹类型主要是荨麻疹、固定性红斑、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3种。结论药物性皮炎是危害健康的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药物性皮炎增多。出现了头孢菌素、林可霉素所致的药物性皮炎。提示对重症药物性皮炎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007年02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9例分析

    边晓慧;纪镇华;王艳秋;李德天;

    目的了解不同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不同临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9例明确由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由利福平、羟氨苄青霉素和他克莫司所引起的AIN与既往临床认识有所差异。结论无论是临床常用药物,还是治疗探索中的新药都有可能引起肾间质损害,应该给予足够的认识,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尽可能早期发现问题,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病变。

    2007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3 ]
  •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37例文献分析

    张惠君;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6-2006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并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及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共37例,其中死亡3例。结论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2007年02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9 ]

综述

  • EPA和DHA抑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旭;蔡小鹏;张逸婧;

    EPA和DHA两种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癌症抑制作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阐述EPA和DHA影响细胞传导通路中的一些信使物质,包括第二信使中的前列腺E2、Ras蛋白、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钙离子及第三信使中的激活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核转录因子κB,探讨其抑癌机制。

    2007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2 ]
  • 低分子量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

    刘芳;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形成不完全阻塞的血栓,导致心肌缺血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能促进血管内皮释放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减弱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并有溶栓作用。近年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结合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生物特性,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应用了低分子肝素,对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心绞痛发作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都获得了满意效果。

    2007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3 ]

药学研究

  • RP-HPLC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徐玉红;李玉珍;王蔓琳;李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以0.02mol/m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80∶1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伐昔洛韦在10~6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52%(n=9),各杂质与主成分峰分离良好。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2007年02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紫芪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赵新艳;

    目的研究、开发传统中药—紫河车的应用剂型,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将紫河车组织用中性蛋白酶消化,提取其有效生物活性物质,与黄芪的生药液混合配制而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连续3个批号的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合剂项下的规定。结论紫芪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合理,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2007年02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活力泉合剂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朱玲仙;毛金观;

    目的制备活力泉合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女贞子、山茱萸、墨旱莲等11味中药煎制成活力泉合剂,选择属肾阴虚的少弱精子症患者70例,口服活力泉合剂25mL,3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精子参数水平的变化。结果治愈16例,好转48例,无效6例,治疗后精子参数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活力泉合剂可以改善肾阴虚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参数,提高临床疗效。

    2007年02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1 ]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处方设计与筛选

    金玉娟;高振洲;

    目的研究并确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的生产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辅料筛选和对比试验法,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经过筛选并经过中试生产及批量生产的实践验证,最终确定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的处方。结论最终确定的处方极大地满足了该品种作为冻干粉针剂的各项指标的要求,成功地进行了剂型转换。

    2007年02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8 ]

药敏分析

  • 56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与研究

    张晓芬;王冬国;

    目的监测本单位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从而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Vitek32鉴定卡和药敏卡鉴定检测,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与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碳青霉烯药物亚胺培南,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小,抗菌活性较强;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等抗菌作用最弱。结论单一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不理想,易出现耐药株,主张联合用药。

    2007年02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4 ]
  • 156例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林君荣;

    目的了解156例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TTC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真菌分离、鉴定、药敏检测一体化试剂盒,对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56例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1.8%,药敏结果显示,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均在90%以上,而对咪康唑、依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敏感率较低。结论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2007年02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3 ]

护理园地

  •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护理

    杨黎星;

    2007年02期 12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

    刘秀萍;刘培燕;

    目的观察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善宁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变化、腹痛持续时间及禁食水天数等多项指标,同时注意做好用药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善宁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天数、腹痛及压痛缓解时间、禁食水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可以阻止病情进展和恶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善宁为24h持续输液,要求护士经常巡视输液情况,保证均匀连续静脉滴注,维持药物在血液中浓度的稳定,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

    2007年02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药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