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基于GC-MS八角枫对大鼠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茅银燕;江夏娟;仝淑花;林崇良;

    目的基于GC-MS技术,使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八角枫对大鼠肝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体重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八角枫组大鼠灌胃给予八角枫煎煮液,其中低剂量组0.25 g/kg、中剂量组0.5 g/kg、高剂量组1.0 g/kg,连续14 d。在第15天,收集4组大鼠肝样本提取血清,进行衍生化处理后,GC-MS分析,结合NIST 2005质谱数据库,比较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八角枫组和对照组比较,N,N-二丁基乙酰胺、甘油、丙氨酸、木糖醇、山梨醇、9,12-十八碳二烯酸、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α-麦角甾烯醇降低,丝氨酸、磷酸、棕榈酸、D-葡萄糖醛酸升高。根据肝的代谢组学偏最小二乘法鉴别分析(PLS-DA),八角枫组和对照组比较,PLS-3D评分图显示,八角枫的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分别可以区分。结论基于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八角枫可诱导肝代谢紊乱,机制可能是八角枫干扰肝的氧化应激和氨基酸代谢。

    2021年06期 v.24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尼可地尔对野百合碱诱导PAH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陈静;杨海燕;毛亚飞;占焕平;魏宇峰;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氧化损伤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MCT组,尼可地尔组和5-羟基葵酸(5-HD)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接受MCT诱导。取各组大鼠远端肺动脉组织并分离、培养PAECs和PASMCs。MTT法检测各组PASMCs增殖能力,并对PAECs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蛋白激酶C-ε(PKCε)、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NADPH氧化酶(NOX)进行检测,评估PAECs氧化损伤情况。结果 MCT组和5-HD组PAECs内ROS水平、PKCε相对表达水平和NO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和eNOS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尼可地尔组PAECs内ROS水平、PKCε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NOS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ROS水平、PKCε相对表达水平和NOX活性均低于MCT组和5-HD组,NO水平和eNOS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MCT组和5-HD组(P<0.05);培养48~72 h, MCT组和5-HD组PASMCs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P<0.05)。72 h时,尼可地尔组PASMCs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MCT诱导的PAH大鼠PAECs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抑制了PASMCs增殖,钾离子通道开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21年06期 v.24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动脉球囊损伤大鼠Akt、GSK-3β表达及药物干预治疗

    葛华;潘龙庆;王天如;王月;李立杰;周雪莹;

    目的观察糖代谢基因Akt、GSK-3β在动脉血管再狭窄中的表达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300~350 g,由沈阳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制备大鼠动脉血管形成术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药物组(n=16):50 mg/(kg·d)厄贝沙坦溶于1 ml生理盐水,用灌胃针缓慢喂药;模型组(n=16)及对照组(n=16):等量生理盐水灌胃。Western blot测定Akt、GSK3β蛋白水平表达。结果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组织的Akt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GSK3β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厄贝沙坦干预后Akt表达量较未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GSK3β表达量较未干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组织中Akt表达升高,GSK3β表达降低,厄贝沙坦抑制动脉内膜增生可能与激活Akt、GSK-3β有关。

    2021年06期 v.24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氢吗啡酮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PI3K/Akt的影响

    张郃;龙超;杨丽;张森兵;董文理;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PI3K/Akt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和氢吗啡酮预处理组(H组),每组12只。H组大鼠于造模前25 min腹腔注射氢吗啡酮30μg/kg, S组和IR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BUN、Scr、TNF-α、IL-6、MDA、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I组和H组BUN、Scr、MDA、TNF-α、IL-6、Bcl-2、p-PI3K、p-Akt含量均明显升高,SOD、Bax均明显降低(P<0.05),肾病理损伤明显;与IRI组比较,H组BUN、Scr、MDA、TNF-α、IL-6、Bcl-2含量均明显降低,SOD、Bax、p-PI3K、p-Ak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肾病理损伤减轻。结论氢吗啡酮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水平,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1年06期 v.24 49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对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左晓佳;叶丽霖;冯尽意;邢苗;史文婷;刘定胜;

    目的通过比较静脉和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PN)发生的情况,探索减少硼替佐米治疗相关性PN更合适的给药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46例无PN的初诊MM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含硼替佐米的方案治疗,22例采用静脉注射硼替佐米,24例采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均于第1、4、8、11天用药,且剂量均为1.3 mg/m~2,为1个疗程,统计并分析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结果静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的PN发生率分别为50%和25%(P=0.02);静脉注射组中91%的患者PN分级为1级,而皮下注射组中100%的患者PN分级为1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与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可以有效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

    2021年06期 v.24 498-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替吉奥胶囊联合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患者的短期临床研究

    杜记涛;万相斌;赵卫杰;陈广龙;李智;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月胃癌患者15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与研究组(n=79),对照组采取标准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Visick分级指数、血清人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CCL11)、胃泌素17(G17)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结果研究组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CL11、G17水平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80%vs. 14.10%,P<0.05);两组末次随访EORTC-QLQ-C30评分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取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能改善血清CCL11、G17水平,提高预后恢复水平及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2021年06期 v.24 5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不同PPIs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美荣;王晓伟;牛美娜;王海翠;朱双双;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质子泵抑制剂(PPIs)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H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GERD合并H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接受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黏膜分级、症状积分、治疗总有效率、酸反流、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内镜黏膜分级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等评分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vs.71.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酸暴露时间缩短(P<0.05),酸反流次数减少(P<0.05),PGⅠ水平降低(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T、GAS水平增高(P<0.05),VIP、NO水平下降(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相比,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GERD合并HH的疗效更为显著。

    2021年06期 v.24 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肝脏安全性

    孙明珠;赵柳;权晓娟;章琳;李秀丽;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肝脏安全性。方法选取通过颈部动脉超声或双下肢动脉超声明确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患者112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1次/d,共3个月。根据患者入组时是否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静脉血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量体脂百分比和肝脏脂肪含量,检测静脉血空腹胰岛素及C肽、计算HOMA-IR。结果治疗3个月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干预组患者TC、TG、LDL-C以及肝脏脂肪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1.56±0.10) mmol/L vs.(1.81±0.09) mmol/L,(4.21±0.24)mmol/L vs.(4.84±0.24)mmol/L,(1.76±0.18) mmol/L vs.(2.16±0.12) mmol/L,7%±2%vs. 14%±1%,P<0.05];ALT、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18±6) IU/ml vs.(30±4) IU/ml,(21±4) IU/ml vs.(33±5) IU/ml,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肝脏比较安全。考虑到其高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这类患者可适当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2021年06期 v.24 510-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滋阴益气饮联合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探讨

    童丽娜;童少军;樊晓芳;单薇;汪凌霄;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饮联合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益气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糖复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酸中毒改善时间,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pH、HCO~-_3、β-HB、SOD、GSH-Px及CA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观察组血糖复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改善时间[(17.12±3.59)h,(38.64±5.45)h,(47.86±7.13)h],均低于对照组[(22.36±5.82)h,(45.11±7.78)h,(64.72±10.26)h,P<0.05];对照组治疗后pH、HCO~-_3、β-HB、SOD、GSH-Px及CAT水平分别为(7.30±0.35),(15.70±2.85)mmol/L,(0.80±0.21)mmol/L,(97.21±15.93)U/L,(84.15±7.62)U/L,(20.57±3.65)U/L;观察组治疗后pH、HCO~-_3、β-HB、SOD、GSH-Px及CAT水平分别为(7.45±0.49),(19.56±3.48)mmol/L,(0.56±0.14)mmol/L,(110.85±18.46)U/L,(95.42±9.53)U/L,(25.89±4.23)U/L。观察组治疗后pH、HCO~-_3、SOD、GSH-Px及C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β-H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滋阴益气饮联合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早期有效控制病情,促进血气指标恢复;这一疗效优势可能与该方案对于β-HB代谢和异常氧化应激反应的有效调节作用有关。

    2021年06期 v.24 514-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4 ]
  • 穴位贴敷疗法不同选穴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刘红霞;马金生;鲁彦辉;张欣;申思龙;杨荷;白春雨;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不同选穴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1组、穴位贴敷2组(两组穴位贴敷治疗组选穴不同)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记录患者24 h尿量、NT-proBNP、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治疗结束后,对比各组之间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穴位贴敷1组和穴位贴敷2组均较对照组临床状况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1组与穴位贴敷2组之间对比,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尿量均较基线水平增加(P<0.05),穴位贴敷1组尿量较穴位贴敷2组和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穴位贴敷2组较对照组尿量无明显增加(P>0.05)。三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基线水平降低(P<0.05),穴位贴敷1组和穴位贴敷2组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穴位贴敷1组和穴位贴敷2组LV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缩小(P>0.05),而LVEF较对照组增加(P<0.05),穴位贴敷1组和穴位贴敷2组之间比较,LVDd和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状况,对利尿剂抵抗状况的改善不同选穴疗效不同。

    2021年06期 v.24 518-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针刺内关穴联合中药注射剂与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潘冲;刘明阳;李雨鹏;左芳;

    目的比较针刺内关穴联合中药与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就诊治疗的82例PS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予参麦注射液40 ml静推,配合针刺内关穴初步治疗PSVT。对照组患者使用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PSVT。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复律成功率、治疗后收缩压、心率情况,血清cTnI及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复律成功率及累计复律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干预率(56.1%)低于对照组(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复律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为(87.9±8.1)次/min;对照组为(90.7±9.8)次/min,两组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内关穴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急诊治疗手段治疗PSVT。

    2021年06期 v.24 522-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5 ]
  • 前列舒通及坦索罗辛联合用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

    黄克岭;于艳辉;高双友;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及坦索罗辛联合用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患者尿动力学、预后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BPH患者141例,依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按照1∶1∶1配对原则随机分为3组,各47例。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A术后3 d加用前列舒通,对照组B术后3 d加用坦索罗辛,观察组术后3 d给予前列舒通+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S)、排尿期症状评分(IPSS-V)、最大排尿压力(Pves)、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最大尿道压力(Pmax)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TNF-α、NGF、TGF-β、PSA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PHQL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A、B的10.87%、15.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术后患者采用前列舒通及坦索罗辛联合用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尿动力学,调节血清因子,促进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病情恢复。

    2021年06期 v.24 525-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15例临床分析

    崔凯洁;邵长荣;孙雪荣;刘秀香;周继勇;

    目的探讨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15例早发型李斯特菌败血症发病年龄均在生后24 h以内。母亲明确产前感染12例(其中发热8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9例),分娩时伴有Ⅱ~Ⅲ度羊水污染者8例,伴有胎儿宫内窘迫者7例。15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3/15)、呼吸困难(12/15)、肌张力异常(10/15)、反应差(10/15)、惊厥(2/15);外周血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高8例、白细胞数明显降低3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2例、血小板减少9例、降钙素原升高11例。15例患儿均进行脑脊液检查,10例合并细菌性脑膜炎。从患儿外周血及脑脊液培养中共分离出2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中血标本15例,脑脊液5例),体外药敏试验示患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敏感率均为10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敏感率分别为25.0%、30.0%、45.0%。15例患儿分别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1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患儿因脑积水加重转上级医院。结论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病情凶险,合并神经系统感染几率高,对母亲伴有产前感染的高危新生儿应高度警惕,尽早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2021年06期 v.24 53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 ]

药学研究

  • 基于HPLC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

    王紫洁;马灵珍;

    目的建立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Waters SunFire C_(18)(250 mm×4.6 mm, 5μm)为液相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40 nm(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230 nm(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和203 nm(太子参环肽B);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小儿康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太子参环肽B分别在2.18~54.50、15.89~397.25、2.72~68.00、1.39~34.75、12.68~317.00、0.96~24.00、0.79~19.7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100.11%、97.96%、97.68%、99.64%、96.86%、96.92%,RSD分别为1.48%、0.64%、1.27%、1.32%、0.91%、1.13%和0.87%;12批小儿康颗粒样品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1~3是影响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康颗粒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2021年06期 v.24 536-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溶液型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初探研究

    胡乐非;董明明;林霞;

    目的对干扰素α-2b溶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为开发一种稳定性良好、给药方便的干扰素α-2b溶液型鼻腔给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干扰素α-2b蛋白稳定性为指标,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采用HPLC法测定干扰素α-2b蛋白浓度,考察了缓冲体系pH、缓冲体系磷酸盐的浓度、稳定剂的种类及浓度、组合稳定剂对干扰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磷酸盐缓冲体系的pH为7.0,磷酸盐的浓度为10 mmol/L,稳定剂为1 mg/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时,干扰素α-2b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处方配比条件下,拟制成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溶液型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良好。

    2021年06期 v.24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20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 //www.chinainfo.gov.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2021年06期 v.24 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投稿须知

    <正>作者投稿请登录编辑部网上采编系统(http://lylc. cbpt. cnki. net/),注册并登录后投稿。作者可在此网址查看稿件处理情况。投稿的同时上传"版权转让确认书"(作者请在网上投稿平台中下载,打印后,所有作者均须亲笔签名)及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科研课题和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须附批文扫描件或复印件。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研究,应在文中说明是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附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号。

    2021年06期 v.24 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

    2021年06期 v.24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师对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闭环式药学服务实践初探

    郭道华;范小飞;顾圣莹;范国荣;

    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临床药师对1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开展的药学服务过程,探讨基于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实践方法与成效。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DILI患者进行闭环式药学服务,包括治疗前开展药物重整,协助评价肝损可疑药物;治疗时参与用药方案制定、实时审核处方、评价药物疗效、处理不良反应、提供药事咨询、住院患者用药教育;出院患者用药教育,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提供药学随访服务。结果医生与临床药师相互配合,经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好转出院,基于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进行全程监护。结论闭环式药学服务模式有利于全程化药学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2021年06期 v.24 547-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高热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

    周芳;王念吾;钱万桥;王玉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甲巯咪唑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伴发热")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缺伴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协助医师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剂量及给药频次;复查甲功发现FT3、FT4较入院升高,及时停用赖氨匹林,降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风险;同时行体温监测、血常规等指标检查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粒细胞缺乏症得以纠正,感染得到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提供药学服务,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2021年06期 v.24 552-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安全用药

  • 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评价

    陈晨;刘海;张新娟;王育苗;张莉云;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检索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信号(ADR),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自2015年2月13日至2020年6月20日的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2种不同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关于仑伐替尼的ADR数据挖掘。结果通过使用PRR法和ROR法共得到89个信号,其中29个信号的ADR未在仑伐替尼的说明书中出现。结论仑伐替尼ADR信号的挖掘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警惕性,促进药物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并为临床合理使用仑伐替尼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1年06期 v.24 557-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综述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杨生喆;杨威;解海谊;邵云鹏;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损害正常造血的髓系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年龄、病史、核型和突变特征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预后信息。AML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老年人群发病为高峰,65岁以上患者可占总发病人群的50%左右。然而,老年AML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耐受性差、ECOG评分高,在选择治疗上存在许多顾虑。在过去的几年里,新药物的出现使癌症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有望在AML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对二氢乳酸脱氢酶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2基因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治疗老年AM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年06期 v.24 562-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4 ]
  • 质子泵抑制剂与骨折风险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鹏;戴倩倩;陈海啸;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酸抑制药,广泛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与非甾体抗炎药合并使用可显著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导致骨折的风险,且骨折的风险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的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关。目前研究显示,质子泵抑制剂增加骨折风险相关性时出现2种研究结果,一种是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骨质疏松,另一种是导致类石骨症而增加骨脆性。本文阐述质子泵抑制剂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021年06期 v.24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 长链非编码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张凯琳;徐内利;王月娇;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可致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滑膜组织中基因表达失调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免疫及炎症相关通路。越来越多的报道揭示,lncRNAs在RA中发挥特异性功能,本文旨在归纳总结近年来RA中表达失调的lncRNAs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其在RA诊断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06期 v.24 572-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