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右美托咪定对全脑缺氧缺血损伤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陈戟;谭秀华;庞韬;詹鸿;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脑缺氧缺血损伤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24只,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常规复苏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和D组采用窒息后心跳骤停法建立大鼠全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S组大鼠仅行气管插管不夹闭窒息,D组于气管夹闭前尾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4μg/kg,S组和C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48及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uropathy disability score,NDS),于72 h测定NDS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TUNEL法标记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C组各时点ND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D组大鼠在12 h时ND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在24、48和72 h三个时点ND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与S组比较,C组大鼠海马内神经元凋亡率和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均升高;与C组比较,D组大鼠海马内神经元凋亡率降低,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全脑缺氧缺血损伤大鼠脑损伤,降低海马内神经元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上VEGF的表达有关。

    2017年03期 v.20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9 ]
  • 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对内毒素感染小鼠肾脏细胞因子的影响

    徐樱溪;赵晴;孙灿;车千红;付瑜;丁丁;孔娟;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对内毒素感染小鼠肾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源性野生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帕立骨化醇组(P组)、脂多糖组(LPS组)、帕立骨化醇+脂多糖组(P+LPS组)。比较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肾脏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一般状态比较,P+LPS组小鼠较LPS组小鼠不良反应减轻。各组小鼠肾脏形态学及血清肌酐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LPS组肾脏组织细胞因子IL-1β、ICAM、TNF-α、INF-γ表达比LPS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能显著减少内毒素感染小鼠肾脏组织中IL-1β、ICAM、TNF-α、INF-γ的含量,减轻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肾脏损伤,从而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2017年03期 v.20 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 西洋参总皂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活性的影响

    鲍珍贝;杨青;胡敏;童静玲;

    目的考察西洋参总皂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西洋参总皂苷低剂量组[低剂量组,50 mg/(kg·d)]、西洋参总皂苷中剂量组[中剂量组,100 mg/(kg·d)]、西洋参总皂苷高剂量组[高剂量组,200 mg/(kg·d)]和β-萘黄酮阳性药对照组[阳性药组,80 mg/(kg·d)],预处理11 d后,观察大鼠肝微粒体CYP1A2酶活性、CYP1A2 mRNA表达和CYP1A2酶蛋白表达情况,研究CYP1A2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在预处理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结果预处理后,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随西洋参总皂苷剂量升高有增加趋势,非那西丁在预处理大鼠体内代谢速率加快。结论西洋参总皂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活性有一定诱导作用。

    2017年03期 v.20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9 ]
  • 路路通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的影响

    穆晓婷;钱平;蒋璐璐;王玥;靳鑫;张东方;

    目的研究路路通酸(BTA)对乳腺癌MCF-7细胞及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TA作用不同时间后对MCF-7细胞、C-33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TA处理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BTA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24、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37.62±1.72)、(27.32±0.99)、(19.19±0.90)μmol/L。BTA作用于宫颈癌C-33A细胞24、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34.55±0.88)、(27.20±1.03)、(16.74±0.79)μmol/L,BTA对2种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结果显示,BTA将MCF-7细胞阻滞在S期,并诱导其凋亡;BTA将C-33A细胞阻滞在G1-S期。结论BTA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宫颈癌C-33A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2017年03期 v.20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0 ]
  • 川贝母水提取物对放射性肺炎小鼠模型治疗作用的研究

    武彦舒;李玉洁;

    目的探讨川贝母水提物对放射性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治疗组、阳性药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给予胸部照射(18 Gy),照射后治疗组给予川贝母水提取物(231 mg/kg),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1.5 mg/kg),空白组与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0 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肺,部分肺组织制备匀浆,检测其中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炎性因子(IL-6、TNF-α、IL-12、hs-CRP)含量。其余肺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其肺泡炎发生情况及胶原沉淀情况。结果 HE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无肺泡炎及胶原沉积,治疗组小鼠仅出现轻度肺泡炎及胶原沉积,模型组主要为中度及重度肺泡炎及胶原沉积,治疗组小鼠肺泡炎及胶原沉积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治疗组肺组织I L-6、TNF-α、IL-12、hs-CRP及M 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而SOD与GSH-PX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川贝母水提取物治疗放射性肺炎小鼠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2017年03期 v.20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00 ]
  • 小建中胶囊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刘东升;王友华;王犇;赵巧云;朱振华;谢勇;

    目的探讨小建中胶囊浸膏液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否存在抑菌作用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方法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和临床分离的4例多药耐药菌株及3例敏感菌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打孔法测定小建中胶囊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是否有抑菌作用,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小建中胶囊浸膏液对Hp菌株的MIC值。结果小建中胶囊对Hp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敏感及耐药菌株体外均有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78~1.56 mg/m L,且对抗生素耐药和敏感菌株之间无差别。结论小建中胶囊在体外对Hp有抑菌作用,有望用于Hp相关性疾病的治疗。

    2017年03期 v.20 26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36 ]
  • 瑞舒伐他汀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患者肺部通气功能、SGRQ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于虹;黄天霞;韦球;林洁;杨超勉;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患者肺部通气功能、SGRQ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AE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SGRQ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症状部分、疾病影响和SGRQ总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症状部分、疾病影响和SGRQ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CRP水平为(20.36±9.31)mg/dL,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为(20.55±9.27)mg/d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RP水平分别为(13.63±7.14)、(8.26±4.37)mg/d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体内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2017年03期 v.20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3 ]
  • 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清β-EP、HMGB1水平的影响

    苏喆;张光明;

    目的探讨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β-EP、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2、12、24、48 h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_0)、术后24 h(T_1)和术后72 h(T_2)检测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以及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12、24 h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1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T_1时CD3~+、CD4~+、CD4~+/CD8~+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2时CD3~+、CD4~+水平基本恢复至T_0时水平,而对照组CD3~+、CD4~+水平明显低于T_0时水平(P<0.05);两组T_2时CD4~+/CD8~+水平仍低于T_0时水平(P<0.05或P<0.01);观察组T_2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或P<0.01);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对照组T_2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β-EP、HMGB1水平增高幅度有关。

    2017年03期 v.20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0 ]
  • 芬太尼透皮贴剂伍用度洛西汀治疗晚期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姚鹏;韩镇楷;穆莹;洪涛;李泓锡;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伍用度洛西汀治疗晚期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芬太尼透皮贴剂量、不良反应及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方法选择晚期重度癌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FD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伍用度洛西汀口服,F组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时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芬太尼透皮贴剂量、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均满意,NRS≤3;FD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少于F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用量分别为(18.8±4.9)、(26.3±5.8)mg;FD组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F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瘤晚期重度疼痛患者伍用度洛西汀治疗,可以减少芬太尼用量,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改善睡眠,增加患者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2017年03期 v.20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5 ]
  • 卡马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对比

    徐丽丽;王云甫;王娜;丁立;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丙戊酸(VPA)、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的差异。方法选取846例于2005年11月至2016年3月入我院的新诊断癫痫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别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单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CBZ组、VPA组、LTG组、OXC组、TPM组5组,并通过随访2年,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长期保留率、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停药时间和停药原因。结果 846例患者中,共有643例(76.00%)2年内一直保持单药治疗,其中,CBZ组、VPA组、LTG组、OXC组、TPM组的保留率分别为73.42%(174/237)、74.48%(251/337)、85.56%(77/90)、78.13%(50/64)、77.12%(91/118),CBZ组和VPA组保留率与LTG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儿的抗癫痫药物长期保留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成年患者的抗癫痫药物长期保留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2年后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差是患者停止服药的首要原因。结论在5种药物中,LTG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最高,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导致患者停药的首要原因是依从性差。

    2017年03期 v.20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42 ]
  • 可注射性生物复合材料修复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分析

    芶印尧;祝少博;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生物复合材料修复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24例,根据信封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都给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注射骨水泥进行修复,观察组使用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骨材料进行修复,观察手术前后疼痛与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7%与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11±1.54)、(3.61±1.44)分,明显低于术前的(4.94±2.61)、(4.84±2.53)分(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血栓栓塞、肺部感染、下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5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注射性生物复合材料-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骨材料修复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缓解及改善膝关节功能有关。

    2017年03期 v.20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8 ]
  • TURP术前非那雄胺应用时间对围术期出血的影响

    谭书韬;吴斌;

    目的评价术前非那雄胺应用时间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2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前服用1周非那雄胺5 mg的80例患者纳为1周组,服用2周的78例患者纳为2周组,未服用非那雄胺的68例患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冲洗液量、术后冲洗时间、出血指数及强度等。结果226例TURP术均获得成功。与对照组比较,1周组和2周组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冲洗液量减少,出血指数均显著降低,2周组术后冲洗时间、出血强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周组比较,2周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术中冲洗液量减少,出血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前2周服用非那雄胺可有效缩短TURP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

    2017年03期 v.20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1 ]
  • 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7例临床观察

    苏晓琳;夏芸芸;陈苏宁;

    目的回顾性分析从肾论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7例,分为3组,肾阳虚组24例,肾阴虚组18例,肾阴阳两虚组15例。以补肾为主,辨证施治,中药汤剂与针剂同用,配合穴位贴敷及耳穴压籽,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肾阳虚组、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0.0%、66.67%,肾阳虚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肾阴虚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三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从肾论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确切。

    2017年03期 v.20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55 ]
  •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尹婷婷;顾晓燕;冯卫忠;侯玉昆;于天培;李珉;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联合肺康复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RA-ILD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组)、B组(NAC组)、C组(NAC联合肺康复组),每组16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SGRQ)评分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百分肺活量(VC%)、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测定。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6MWD、SGRQ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6MWD及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而SGRQ评分降低(P<0.05),且C组6MWD、SGRQ评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pred、VC%)优于B组(P<0.05)。结论 NAC联合肺康复治疗对改善RA-ILD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有显著疗效。

    2017年03期 v.20 290-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6 ]
  • 阿瑞匹坦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止吐效果观察

    姜敏;迟峰;吴荣;

    目的观察分析阿瑞匹坦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止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68例初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34例,给予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用药剂量及用法与试验组相同。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均纳入分析,阿瑞匹坦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1.8%vs.31.3%,P=0.029);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的急性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5.3%和67.6%(P=0.086),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瑞匹坦组迟发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vs.44.1%,P=0.027),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vs.29.4%,P=0.011)。本研究中未观察到阿瑞匹坦相关中重度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阿瑞匹坦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止吐效果良好,在迟发性呕吐的缓解方面尤其突出,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2017年03期 v.20 29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利妥昔单抗治疗激素和环磷酰胺抵抗的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达到长期完全缓解相关病例回顾和总结

    陈东溟;

    本文报道1例患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20岁男性患者,初始激素治疗有效,但由于不遵医嘱突然自行停药后复发,并且出现激素和环磷酰胺抵抗,在使用利妥昔单抗2次后病情很快缓解,即使CD19细胞恢复,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亦达到35个月。文献回顾和总结提示,在CD19细胞恢复后,利妥昔单抗仍然对部分儿童和成人的复发和难治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有作用。

    2017年03期 v.20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9 ]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黄斑区变化

    林再雄;李科;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黄斑区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142例(142眼),根据信封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在玻璃体切割术术前5~7 d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记录两组视力与黄斑区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68.34±22.19)、(267.35±34.11)μ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516.35±45.20)、(522.14±23.01)μm(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瞳孔区膜性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为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能减轻黄斑水肿,缩小黄斑区域,从而促进术后视力的提高,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017年03期 v.20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7 ]
  • 三黄泻心汤加味联合标准三联根除Hp的疗效对比研究

    马鸣;姚鑫洁;李岩;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加味组方(the Modified Sanhuangxiexin Decoction with Additional Herbs,MSAH)分别联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与标准三联(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四联(铋剂+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我科门诊就诊、行~(13)C呼气试验提示HP感染阳性并伴有相关消化不良症状,或胃镜提示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9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分别给予标准三联(A组)、铋剂四联(B组)、泮托拉唑+MSAH(C组)、标准三联+MSAH(D组)4种不同的方案进行HP根除治疗,比较治疗结束后各组根除率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B组与D组的根除率高于A组和C组(P<0.05),而B组、D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四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SAH联合标准三联的根除率与铋剂四联相近,且临床症状改善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Hp方案。MSAH联合泮托拉唑亦可达到一定的根除效果,为对多种抗生素过敏又急需根除Hp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延缓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2017年03期 v.20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4 ]

药学研究

  • 大片段PCR方法检测CYP2D6* 5基因分型的选择与优化

    柴琳;刘红;许莉;李一石;

    目的经过比较选择更优化的大片段PCR方法,应用到临床研究中对CYP2D6~* 5基因分型检测。方法选择两种大片段PCR方法(传统和巢式大片段PCR)进行比较优化,并对329例健康男性人群进行CYP2D6~* 5基因分型的检测。结果本研究中传统大片段PCR方法分型检测率为92.6%,巢式大片段PCR方法分型检测率为100%;在研究群体中CYP2D6~* 5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为3.9%(n=26)。结论优化的大片段PCR方法使CYP2D6~* 5基因分型更高效明确,且巢式大片段PCR方法优于传统大片段PCR方法。

    2017年03期 v.20 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均质法提取侧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杨振楀;李瑞海;贾天柱;

    目的选择均质法从侧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含量测定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比超声、微波、回流和均质提取法,并利用正交试验,以均质时间、甲醇浓度、料液比和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总黄酮浓度在0.008 96~0.053 76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2.07,RSD为2.77%。正交试验结果:均质时间15 min,甲醇浓度为70%,料液比1∶10,提取1次。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法简单易行,均质法比其他方法更为简便,省去对物料粉碎的步骤,且正交试验确定的试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工业生产。

    2017年03期 v.20 31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7 ]
  • HPLC法测定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超滤液中莫西沙星的含量及其应用

    黎春彤;李翔;周亮;王心慧;张美芳;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医学科患者超滤液中莫西沙星的含量,反映滤器对莫西沙星的清除情况,为其给药剂量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用Agilent ZORBAX SB-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40∶60),设置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运行时间6 min。结果莫西沙星在2.000~60.00μg/m 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4%(n=9),RSD为0.7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超滤液中莫西沙星的含量测定,能够反映滤器对莫西沙星的清除情况。

    2017年03期 v.20 315-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6 ]
  • 玄麦甘桔中指标性成分血药浓度的UPLC-MS/MS法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吴茵;魏欣;刘洪涛;董占军;

    目的建立玄麦甘桔颗粒中指标性成分甘草苷和哈巴俄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超高效液相-质谱/质谱定量测定方法,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色谱柱:菲罗门Kinetex C_(18)柱(50 mm×3 mm,2.6μm);柱温:20℃;流动相为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5μL。采用ESI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各成分血药浓度。6只雄性大鼠灌胃玄麦甘桔颗粒药液后分别于给药后0.03、0.08、0.16、0.33、0.67、1、1.5、2、3、4、6、8、12 h,眼内眦取血0.5 mL测定血药浓度,并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以芦丁为内标,甘草苷、哈巴俄苷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78~50.0 ng/mL(r=0.997 9)和1.66~106.10 ng/mL(r=0.995 8)。方法回收率>82.3%,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RSD均<8.8%。甘草苷、哈巴俄苷大鼠体内的t_(1/2)分别为(3.46±2.08)、(3.28±1.17)h,C_(max)分别为(27.55±21.12)、(16.28±14.53)μg/L,t_(max)分别为(0.31±0.19)、(0.33±0.18)h,AUC_(0~12 h)分别为(48.82±11.35)、(64.85±46.70)μg·h/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玄麦甘桔颗粒2种指标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7年03期 v.20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及其2种代谢产物的浓度

    曹媛;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及其代谢产物7-去甲阿戈美拉汀和3-羟基-阿戈美拉汀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LC-MS/MS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以非那西汀为内标、Phenomenex ODS-3为色谱柱,A(0.2%甲酸铵+100%水)-B(甲醇)=30∶70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采用ESI(电喷雾电离源)和MRM(多反应监测)的方式进行正电荷检测,用作定量分析的阿戈美拉汀、7-去甲-阿戈美拉汀、3-羟基-阿戈美拉汀和非那西汀的离子反应对m/z分别为244.1→185.1、230.1→171.1、260.1→201.1、180.1→110.1。结果阿戈美拉汀、7-去甲-阿戈美拉汀、3-羟基-阿戈美拉汀分别在0.045 7~100 ng/m L、0.137 2~300 ng/m L、0.457 2~1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45 7、0.137 2、0.457 2 ng/m L;所有待测样本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相关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且RSD<10%。在稳定性试验中,血浆样品在室温放置4 h、在4℃放置24 h、经历3次冷冻-解冻循环及在-80℃中放置3个月等条件下均可保持稳定。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及灵敏性好等特点,能够用于临床相关药动学研究。

    2017年03期 v.20 3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7 ]

临床药学

  • 开展临床路径用药模板审核在合理用药中的促进作用

    魏丽娜;李恩泽;李娅娟;刘雅丽;程成;马霖;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对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所有临床路径病种进行药物合理性审核。结果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中发现了临床用药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提高了全院合理用药率,降低了临床路径治疗费用。结论临床路径用药模板审核可以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促进全院合理用药的平台。

    2017年03期 v.20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5 ]

安全用药

  • 25例头孢西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王守涛;贾超;赵宇媚;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头孢西丁"、"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21篇文献,进行资料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结论应重视头孢西丁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学监护,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017年03期 v.20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3 ]

综述

  • 高氧与核因子Kappa B

    唐诗邈;刘冬妍;

    高氧可引起体内活性氧的增加,导致多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NF-κB是一种氧化应激敏感性转录调控因子,高氧可以通过对NF-κB的调控,从而调控不同的下游基因和蛋白。本文从高氧介导的活性氧产生、上下游通路对NF-κB的调控及细胞成熟分化对NF-κB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17年03期 v.20 33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5 ]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鞠飞;赵海苹;罗玉敏;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仅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还是一种在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近年来已有大量EPO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试验,但研究结果不一。本文概括了EPO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珠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脑损伤、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帕金森病、不宁腿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中的神经保护方面的临床作用及机制研究,并阐述了其临床应用前景,旨在对EPO在神经系统保护临床研究现状有一个系统认识。

    2017年03期 v.20 339-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6 ]
  • 多发性硬化患者颅内铁沉积与MRI的研究进展

    卢金婧;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脱髓鞘性疾病,以髓鞘的损伤和修复,同时伴有轴索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以往研究指出,除常见的白质受累,多发性硬化常常累及皮质和深部灰质核团,且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颅内铁代谢情况及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03期 v.20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益生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施昕琦;杨飏;

    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益生菌也随之在胃肠道疾病、肥胖与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抑郁症的防治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益生菌在肾结石和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可能为我们攻克癌症难题提供新思路。与此同时,应用益生菌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也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2017年03期 v.20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06 ]
  • 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作用

    周玉虹;陈宇峰;党大胜;任天舒;王童超;邢海;史国兵;

    肠道微生物对机体的健康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引起胃肠道疾病,还对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等造成影响。研究表明,用益生菌或其发酵产品干预后,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高血压状态也得以改善。关于益生菌降压的机制,有产生肽类等降压物质,改善血管氧化和炎症水平,短链脂肪酸的作用,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等。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营养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017年03期 v.20 35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27 ]
  •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吴佳腾;崔晓光;

    苏醒期躁动是小儿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七氟烷等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躁动的发生率日益增加。躁动可造成小儿自身伤害,增加复苏室护理人员的负担,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引起躁动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手术类型、疼痛的影响、术前焦虑状态以及吸入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预防性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充分的术后镇痛和安抚,均可降低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2017年03期 v.20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8 ]

短篇报道

  • 盐酸普拉克索致双下肢蜂窝组织炎一例

    刘芳;陈黔妹;孙阳;

    1例69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7年前服用盐酸司来吉兰5 mg,2次/d,盐酸普拉克索起始剂量0.125 mg,3次/d,1个月后出现足踝部水肿,未在意。以后根据病情变化将普拉克索逐渐增至0.5 mg,3次/d。下肢水肿仍存在并向上发展,累及小腿,未治疗。2011年9月、2012年1月先后2次出现双下肢皮肤红肿、渗出、结痂、脱屑,诊断"蜂窝组织炎",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有缓解,但是水肿仍未消退。停用普拉克索,改为恩托卡彭口服后,水肿完全消退,遗留双侧小腿皮肤轻度发红及散在色素沉着。

    2017年03期 v.20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月25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

    2017年03期 v.20 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