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依达拉奉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透性的影响

    李颖;赵兴敏;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缺氧复氧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水通透性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通过95%(体积分数)N2培养8 h和95%(体积分数)的空气复氧培养6 h,构建缺氧复氧水肿模型。设置空白组(正常细胞)、对照组(水肿细胞未经受药物刺激)和刺激组(接受0.1、1、10或100μg/mL的依达拉奉溶液刺激)。采用细胞水通透性系数(Pd)检测、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定量空白组、对照组和刺激组细胞水肿、AQP4 mRNA AQP4蛋白表达。结果缺氧8 h和复氧6 h后细胞水肿,且AQP4表达量上升。0.1μg/mL依达拉奉刺激后,模型细胞水通量、AQP4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与未刺激过的水肿星形胶质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0或100μg/mL依达拉奉刺激后,水肿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量、AQP4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刺激过的水肿星形胶质细胞(P均<0.05),与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10或100μg/mL依达拉奉可通过抑制AQP4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水肿。

    2014年08期 v.17 947-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螺内酯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徐占稳;李亚芹;王乾一;王至尊;赵兴洲;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组和心肌梗死后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干预组。测量左心室功能,光镜观察标本病理形态改变,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MI组心功能较SHAM组明显下降,SPI组较MI组改善;SHAM组心肌结构完整,MI组心肌结构损害严重,SPI组心肌结构损害较轻;与SHAM组相比,MI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与MI组相比,SPI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与SHAM组相比,MI组PCNA表达显著增加;与MI组相比,SPI组PC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螺内酯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非心肌细胞的增殖。

    2014年08期 v.17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他汀类药物对新发房颤的治疗效果与CHADS2评分的关系分析

    刘海燕;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与新发房颤是否存在关系,及CHADS2评分是否可以运用到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方法选取2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CHADS2评分分为3组,其中A组61例患者的CHADS2评分为0分,B组83例患者的CHADS2评分为1~2分,C组69例患者的CHADS2评分为3~6分。对所有患者均使用他汀类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与CHADS2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HADS2评分越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新发房颤发病率越高(P<0.05);CHADS2评分≤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新发房颤的发病率远低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P<0.05),而CHADS2评分≥3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则不存在此效果(P>0.05);CHADS2评分≤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C反应蛋白的水平远低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P<0.05),而CHADS2评分≥3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则不存在此效果(P>0.05)。结论 CHADS2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新发房颤的发病率,并且其还能很好地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预防效果。

    2014年08期 v.17 955-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5 ]
  • 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吴建峰;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1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1.2 g/次,3次/d)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TC、TG、LDL-C、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HDL-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MT、颈动脉斑块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功能。

    2014年08期 v.17 959-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54 ]
  •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生长抑素、P物质和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李军红;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P物质(SP)、生长抑素(SS)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BS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200 mg/次,3次/d,连用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SS和NPY水平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SP、S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SP、SS的下降幅度和NPY增高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BS患者血浆SP和SS的释放、促进NYP释放,调节脑肠肽分泌平衡密切相关。

    2014年08期 v.17 963-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12 ]
  • 阿卡波糖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胃肠道相关激素的影响

    包亚明;陈干明;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胃肠道激素的影响。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及西格列汀组,每组64例。阿卡波糖组接受阿卡波糖片治疗,50 mg/次,3次/d;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片治疗,100 mg/次,1次/d。2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胃饥饿素(Ghrelin)和胃泌素(Gastrin)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BMI、FPG、2hPG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干预后,Ghrelin分泌增加,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干预后,Gastrin分泌增加,TC、TG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作为两种不同类别的降糖药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对胃肠道影响不同。

    2014年08期 v.17 966-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23 ]
  • 思美泰联合易善复对ICP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樊德梅;别平;

    目的观察思美泰联合易善复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IC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妊娠期内接受思美泰联合易善复的新型治疗方案,而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单纯思美泰治疗方案,观察评价不同方案对ICP的临床疗效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血浆TBA、ALT、AST水平以及瘙痒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胎粪污染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时间与单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胎膜早破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体重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方案,思美泰联合易善复对ICP患者生化指标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8期 v.17 970-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7 ]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IL-25、IL-33的影响

    刘粉;张才擎;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哮喘患者分为2组:哮喘对照组和哮喘观察组,哮喘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加安慰剂治疗,哮喘观察组在哮喘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用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及哮喘控制评分,并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25、IL-33的水平,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肺功能、哮喘控制评分及血清中IL-25、IL-33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及ACT评分均较前好转,但哮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中IL-25、IL-33的水平均降低,但以哮喘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炎症指标,并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2014年08期 v.17 973-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1 ]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水平的影响

    李军;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水平分别为(142.7±32.7)μg/L、(139.2±39.6)μg/L、1.02±0.36及(215.7±36.2)μg/L、(164.1±43.7)μg/L、1.31±0.33,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PEF值/预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4年08期 v.17 97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右美托咪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金文英;吴秀英;周锦;陈克研;张铁铮;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0例(瓣膜替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房颤矫治术、心脏良性肿瘤摘除术),ASAⅢ~Ⅳ级,年龄45~65岁,BMI 20~30 kg/m2,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D组术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0~1.2μg/kg;M组术前用吗啡0.1~0.15 mg/kg,双盲对照观察。记录两组给药后(T1)、麻醉诱导插管后(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10 min(T4)、开皮时(T5)、劈胸骨时(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各时点HR无明显变化(P>0.05);D组MAP于T4和T6时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BIS值于各时点均明显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对HR和MAP的影响很小,血流动力学稳定,BIS值较低,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

    2014年08期 v.17 98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5 ]
  •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用于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全麻恢复期寒战的比较

    褚天;江伟航;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全麻恢复期寒战的效果。方法在全麻下行PCNL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曲马多组(T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D组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T组给予1 mg/kg曲马多,均稀释至10 mL,C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使用静脉微量注射泵10 mL/min恒速输注,观察记录患者拔出导管后10、30、6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RR、SpO2、Ramsay镇静分级和VAS疼痛评分,记录寒战分级、寒战发生率。结果 D组和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但D组和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在观察各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T组和C组,T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3.3%)和T组(6.6%)寒战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明显低于C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都可有效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全麻后寒战的发生,减少术后疼痛。

    2014年08期 v.17 984-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8 ]
  • 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李正钢;吴秀英;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手术并应用止血带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待麻醉平面稳定后,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N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0.5μg/kg,均于10min泵完,给药结束后开始上止血带驱血加压。分别记录给药前(T0)、上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前(T2)、松止血带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T0比较:N组的MAP在T2时上升,T2后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MAP在T2时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后明显下降(P<0.05)。与T2比较:N组的HR在T3明显上升(P<0.05);D组的HR在T3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组的MAP(P<0.001)、HR(P<0.0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以加重松止血带后的血压下降,所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上止血带的手术中,不提倡使用右美托咪定。

    2014年08期 v.17 98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局麻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李桂芹;刘纪泽;李林;刁玉刚;张铁铮;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用于局麻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辅助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成年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DF组患者在开通静脉通路后FA 50 mg经静脉滴注,之后DEX负荷量1μg/(kg·min)10 min泵入,后改为0.5μg/(kg·h)泵注维持;D组患者在开通静脉通路后DEX负荷量1μg/(kg·min)10 min泵入,后改为0.5μg/(kg·h)泵注维持。记录患者入室开通静脉通路10 min基础值(T0)、DEX负荷量泵入10 min时(T1)、术区局麻时(T2)、切皮时(T3)、甲状腺部分切除时(T4)和缝皮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VAS评分、Ramsay评分、OA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中DF组多时间点SBP、HR较D组同期值低(P<0.05),DBP、RR和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VAS、Ramsay评分DF组优于D组(P<0.05);而OAA/S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Ramsay评分DF组优于D组(P<0.05);DF组满意度优秀率高于D组(P<0.05)。结论 DEX联合FA用于局麻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辅助提供良好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FA术后仍然具有镇痛效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DEX联合FA用于局麻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辅助镇静镇痛安全、有效。

    2014年08期 v.17 992-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5 ]
  •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邵涛;胡海燕;

    目的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随机分为地佐辛肌注组和地佐辛静注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辛0.2 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同时,选择以往采用芬太尼术后镇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肌注地佐辛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静注地佐辛组(t=3.207,P=0.002;t=2.454,P=0.014)和对照组(t=5.591,P=0.000;t=6.778,P=0.000);静注地佐辛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t=2.128,P=0.035;t=3.706,P=0.000)。苏醒时对照组VAS平均评分略低于肌注地佐辛组和静注地佐辛组(t=1.920,P=0.056;t=0.000,P=1.000),静注地佐辛组与肌注地佐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4,P=0.065)。对照组SAS平均评分明显高于肌注地佐辛组和静注地佐辛组(t=12.855,P=0.000;t=8.035,P=0.000),而静注地佐辛组也明显高于肌注地佐辛组(t=4.450,P=0.000)。苏醒后1 h对照组VAS平均评分略高于肌注地佐辛组和静注地佐辛组(t=1.882,P=0.060;t=1.218,P=0.223),静注地佐辛组略高于肌注地佐辛组(t=0.871,P=0.385)。对照组SAS平均评分亦明显高于肌注地佐辛组和静注地佐辛组(t=9.650,P=0.000;t=5.531,P=0.000),而静注地佐辛组亦明显高于肌注地佐辛组(t=3.413,P=0.001)。苏醒后2 h对照组VAS平均评分略高于静注地佐辛组(t=1.388,P=0.165),明显高于肌注地佐辛组(t=3.416,P=0.001),静注地佐辛组亦高于肌注地佐辛组(t=2.275,P=0.024)。肌注地佐辛组SAS平均评分明显低于静注地佐辛组和对照组(t=7.963,P=0.000;t=8.271,P=0.000),而静注地佐辛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4,P=0.266)。肌注地佐辛组在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静注地佐辛组(χ2=6.356,P=0.012;χ2=12.692,P=0.000)和对照组(χ2=16.500,P=0.000;χ2=21.656,P=0.000),静注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8,P=0.112;χ2=2.151,P=0.143)。结论在手术结束前30 min肌注地佐辛,能有效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痛觉过敏反应,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8期 v.17 996-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61 ]
  • 阿托品对小儿罗库溴铵气管内插管时间的影响

    金海燕;

    目的评估全麻诱导前静注阿托品(ATR)对罗库溴铵(ROC)气管内插管时间(EItime)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级、拟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44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A组,22例)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2例)。A组患儿全麻诱导前静注10μg/kg ATR,B组静注5 mL生理盐水。静注2μg/kg芬太尼+2.5 mg/kg丙泊酚+0.3 mg/kg ROC,面罩100%氧气辅助呼吸后行气管内插管。EItime定义为ROC静注完毕至喉镜置入时间。采用Dixon序贯法测定两组患儿的EItime。结果 A组50%、95%患儿达到满意气管内插管条件的EItime及其95%CI分别为146 s[143.8,148.9]、171 s[171.3,172.5],C组分别为175 s[173.1,177.9]、199 s[198.8,200.7]。与C组比较,A组50%、95%患儿达到满意气管插管条件的EItime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快速诱导时,使95%小儿达到满意气管插管条件0.3 mg/kg ROC的EItime为199 s,全麻诱导前静注10μg/kg ATR可缩短ROC的EItime至171 s。

    2014年08期 v.17 1001-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长期服用氯氮平精神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刘家洪;刘林晶;章金良;陈德沈;陈远岭;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对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符合氯氮平用药标准的精神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给予对照组服用氯氮平及其他常规治疗,如饮食、运动、心理干预、改良生活习惯及应用其他药物等抗精神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联素(APN)等;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及APN、体重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体重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明显改善氯氮平对精神病患者脂肪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不利影响。

    2014年08期 v.17 1004-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乌灵胶囊与黛力新干预考前焦虑的临床疗效评价

    白学敏;邹立考;徐志勇;苏银法;

    目的对比评价乌灵胶囊与黛力新干预考前焦虑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对个体能力正常发挥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从即将参加2011年本市中、高考的初三、高三学生中选择116例为研究对象,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随机将其分为2组,乌灵胶囊组58例,给予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饭后口服;黛力新组58例,每日上午口服黛力新1片。两组均连续用药6周。结果乌灵胶囊组与黛力新组在治疗前、后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和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灵胶囊组22例考生用药后月考成绩名次有所提高,与黛力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结论乌灵胶囊干预考前焦虑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对个体能力正常发挥没有影响,可推荐为考前焦虑的常用药物。

    2014年08期 v.17 1008-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6 ]
  • 普瑞巴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杨军;刘翠玲;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4例,按其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观察组给予普瑞巴林联合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周,对照组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精神状况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25%、5.8±0.5、5.3±1.6、9.4%,观察组分别为28.12%、3.6±1.1、4.8±1.8、3.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9周后,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精神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8±0.9、3.1±0.9、12.5%,观察组为9.38%、0.9±0.06、2.3±0.6、6.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普瑞巴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普瑞巴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8期 v.17 1012-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4 ]
  • 以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对照组的口服中药治疗NAFLD的疗效研究

    李延鸿;朱怀军;

    目的评价以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对照组的口服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以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对照组的口服中药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研究,1 5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口服中药治疗NAFLD的疗效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为1.24[1.18,1.31]。结论口服中药可用于治疗NAFLD。

    2014年08期 v.17 1016-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7 ]
  • 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卢朝黎;李宇星;

    目的观察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下肢创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血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VTE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2周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PE,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DVT,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DVT,两组DVT发病率分别为2.2%和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2周的PLT、APTT、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两组之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转氨酶升高,对照组有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消除或显著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创伤患者术后VTE的疗效好于低分子肝素,且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安全性较高。

    2014年08期 v.17 1019-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4 ]
  • 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包晓都;李忠朋;朱建东;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口服,1~2μ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硒酵母口服,100μg/次,2次/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85.7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TSH、FT3和FT4分别为(217.55±26.74)U/mL、(89.26±10.37)U/mL、(7.86±1.54)mU/L、(3.96±1.14)pmol/L、(11.31±1.42)pmol/L;治疗组分别为(124.24±18.10)U/mL、(67.05±8.16)U/mL、(4.75±0.72)mU/L、(5.29±1.50)pmol/L、(17.46±3.54)p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TSH、FT3和FT4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4/CD3、CD8/CD3和CD4/CD8分别为(30.63±4.55)%、(24.45±3.75)%、(1.74±0.45)%;治疗组分别为(44.19±5.38)%、(27.13±4.25)%、(1.20±0.4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显著降低抗甲状腺蛋白水平,保护正常甲状腺组织。

    2014年08期 v.17 1022-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25 ]

药学研究

  • 亮菌甲素注射液与不同溶媒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潘丹婷;林淑瑜;李玉堂;甘惠贞;

    目的考察亮菌甲素与6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其荧光强度随溶剂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亮菌甲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亮菌甲素的含量,采用pH测定仪测定其酸碱度变化,同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配置不同pH梯度的缓冲盐溶液,考察亮菌甲素在不同pH环境下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亮菌甲素注射液的检测专属性好,亮菌甲素在5.0~8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72%(RSD=0.17%)、103.98%(RSD=0.01%)、103.67%(RSD=0.25%);6种配伍溶液在24 h时测得的药物含量均在98.61%~100.29%范围内。当溶液pH为5~8时,呈蓝色荧光黄色液体;pH为4~5时,肉眼观察微弱蓝色荧光;pH为2~4时,肉眼观察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紫外灯下可见微弱蓝色荧光。结论亮菌甲素在不同pH值的溶媒中的荧光强度不同,荧光的强弱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该药物与6种常用输液配伍后24 h内稳定性良好。

    2014年08期 v.17 1026-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注射用硝普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考察

    林小明;韦宝含;曾毅;韦平原;梁汉钦;谢伟乾;陈明忠;

    目的考察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硝普钠,根据临床应用需要配制成溶液,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放置时间,考察配伍溶液的性状、pH值、不溶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硝普钠含量等。结果避光套避光,在20℃、35℃时,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26 h内是稳定的;不避光任何条件下溶液均不稳定;溶液的稳定性与硝普钠浓度(0.2~0.05 mg/mL)无关,与温度(20℃、35℃)有一定关联,但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在避光条件下,注射用硝普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6 h内稳定。

    2014年08期 v.17 1030-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临床药学

  • 一例膀胱肿瘤术后脑梗死伴发热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张峰;朱玉萍;

    目的探讨对膀胱肿瘤术后脑梗死伴发热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合理的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2014年08期 v.17 1034-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一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药学监护

    贾建杰;杜晓明;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参与诊疗,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结果通过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监护,可避免潜在的药物治疗风险。结论专科的药学监护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

    2014年08期 v.17 1038-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临床》杂志2013年影响因子及排名

    <正>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核心期刊评比中,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的《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为1.045,在全国1994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1.000的期刊共132种,我刊影响因子排名第118位,综合排名第573位;在38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我刊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综合排名第5位,各项指标较去年均明显提高,学术影响力日益明显。近3年我刊影响因子如下:

    2014年08期 v.17 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更换电子邮箱通知

    <正>自2013年3月起,我刊邮箱更为syywylch@163.com,特此通知。

    2014年08期 v.17 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国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扩大了我刊的国际影响。

    2014年08期 v.17 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5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药品检验以及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内容。我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药学、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综述、药房/药事管理等。

    2014年08期 v.17 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安全用药

  • β-内酰胺类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分析

    张兴;米佳丽;尹怀文;李钟勇;顾平;袁琳;

    目的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白细胞减少患者再次使用抗感染药物临床特点的影响,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所有转归后再次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病例共70例,将其分为β-内酰胺类组和其他抗感染药物组,比较两组间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ALT、AST情况。结果β-内酰胺组和其他抗菌药物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肌酐、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转归后仍使用该类药物疗效显著。

    2014年08期 v.17 1041-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2 ]

药敏分析

  • 42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王博文;张智洁;刘勇;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出的420株MRSA菌株进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患者年龄/性别及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年度间的比较。结果 420株MRS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62.9%。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27.4%,科室分布主要以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为主,MRSA培养阳性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占较大的比例,约占总数的3/4,且男性MRSA检出率高于女性。MRSA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基本低于10%,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保持较低水平,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不同年份检出率比较显示,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从2008-2009年下降后一直保持稳定。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分布广,耐药性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是控制MRSA感染及减缓MRSA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2014年08期 v.17 1044-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0 ]

综述

  • 瘦素的神经保护与促进记忆作用研究

    程瑾;胡顺安;

    瘦素(Lep)是一种脂肪源性激素,调节体内能量存储和利用。Lep与下丘脑Lep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和降低体重的生理作用。Lep抵抗是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Lep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广受关注。Lep和Lep类似物有望成为神经系统保护剂,此外,Lep可促进认知过程,可能延缓甚至部分逆转阿尔茨海默病或衰老所致的记忆丧失。

    2014年08期 v.17 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与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徐盟;

    缺血性心肌病在治疗后可能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受损心肌的损伤程度加重,梗死面积扩大,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多种机制有关,包括:钙超载、氧自由基增多、炎症反应等。随着心肌缺血的治疗技术的提高,缺血再灌注时期的治疗已成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重点,因此,针对防治该时期的药物研发也已成为重点。常见药物作用机制包括:减轻钙超载、抗炎症反应、抗氧自由基和改善能量代谢等。本文旨在对MIRI不同病理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2014年08期 v.17 1052-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201 ]
  • 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闫红;何莉;

    培门冬酶(PEG-ASP)是一种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进行聚乙二醇化学偶联修饰后的新型门冬酰胺酶制剂,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的一线药物之一。它不但保留着门冬酰胺酶的生物活性,而且相对L-ASP能减少抗体的产生,延长半衰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就PEG-ASP的药代动力学、抗药性、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014年08期 v.17 1056-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5 ]

短篇论著

  • 法舒地尔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贺王伟;谢强;李卫华;郭拥军;林开敏;姜毅;

    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所有符合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规范的个体化口服降压治疗措施。试验组除采用规范的药物抗高血压治疗外,均予以应用法舒地尔静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压下降程度、达标率、联用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24 h平均收缩压(141.91±16.36 vs 149.23±13.38)mmHg、舒张压(78.71±13.60 vs 86.94±11.72)mmHg、平均动脉血压(99.77±11.77 vs 107.71±9.31)mmHg方面均下降明显,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vs 44.1%),且用药种类明显减少(4.06±0.78 vs 4.44±0.56),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升高(32.4%vs 55.9%)。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住院期间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减少联用药物的种类,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2014年08期 v.17 1061-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6 ]
  • 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源远;曹勇;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诊断明确的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血必净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53.33%,P=0.001)。结论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4年08期 v.17 1064-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6 ]
  • 30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护理

    王秋静;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以我院心胸外科306例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92.8%的患者的INR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住院期间仅有4%的患者发生因抗凝治疗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及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华法林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抗凝不足可导致血栓,抗凝过量则有出血甚至致死的风险。加强对口服华法林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达到既有效抗凝,又不产生明显并发症的目的。

    2014年08期 v.17 1067-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0 ]
  • 小麦纤维素对比乳果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

    田杨;朱海霞;周晓薇;方铁夫;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对比乳果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近期临床治疗价值和停药后的复发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5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根据家属意愿选择分为纤维素组45例、乳果糖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纤维素组口服小麦纤维素加思连康,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加思连康,对照组口服思连康,观察用药2周的临床效果和停药2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纤维素组有效42例,复发9例;乳果糖组有效30例,复发22例;对照组有效9例,复发6例,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素组效果优于乳果糖组和对照组,乳果糖组优于对照组。复发情况比较,纤维素组低于乳果糖组和对照组(P<0.05),乳果糖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对比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近期效果显著,停药后复发少,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08期 v.17 1070-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0 ]

药房·药事管理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陈富超;方宝霞;李鹏;林洁;吴进;马光银;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应用广泛,本文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FMEA能提升医院安全用药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药学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应用FMEA的成功经验,开展安全用药管理研究,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014年08期 v.17 1073-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9 ]
  • 对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

    朱勤;杨爱玲;施平波;陆小儿;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缺陷,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专项质量管理小组,对2012年1-6月发生的静脉药物配置缺陷进行分类分析,落实对应改进策略并循环检查。结果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率由0.040 9%降至0.005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质量管理小组进行静脉药物配置品质持续改善,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各环节缺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2014年08期 v.17 1076-1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7 ]
  • 细胞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事安全管理

    唐伟樑;

    目的探讨注射用细胞毒药物在配置和临床应用中的药事安全管理,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方法从我院细胞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流程、制度管理、环境控制以及用药审核与用药指导等环节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药事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并结合国内同行一些规范的方式方法,尝试建立一套成熟的药事安全管理模式。结果细胞毒药物在配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存在不少药事安全隐患,通过改进与总结,我们制定出了本院细胞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物配置和用药审核与指导方面的药事安全管理措施。结论一系列的药事安全管理措施能有效完善配置中心的流程管理和操作规范,保障了药物配置质量和职业人员安全;能有效监控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提供了系统的专科用药指导,实现了安全、合理、有效的临床用药。

    2014年08期 v.17 1080-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1 ]

短篇报道

  • 依托考昔与骨康胶囊联合应用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一例

    叶晓莉;薛泉瑞;成岗;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络活喜5 mg,1次/d,血压控制正常。既往无肝病史、肝功能正常。2013年2月因右侧膝关节疼痛积液诊断为膝关节炎,开始服用依托考昔60 mg(1次/d)、骨康胶囊4粒(3次/d),共服用4周。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症状逐渐加重,患者自认为上述症状是由于劳累及感冒引起,未在意。于4月16日发现尿色深,门

    2014年08期 v.17 1084-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2 ]
  • 吲达帕胺致低钾血症被长期误诊为神经痛一例

    徐晓众;徐振华;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左大腿内侧间歇性针扎样疼痛3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内侧间歇性针扎样疼痛伴麻木,疼痛时轻时重,但均能忍受,且不随下肢活动而加重或减轻,无疲倦、乏力、软瘫等伴随症状,无心悸、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每次疼痛发作时持续数天不等,常不知不觉中自行缓解,间歇期仅有麻木感觉或无明显不适,疼痛发作频率也无规律。发病前否认有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病史。

    2014年08期 v.17 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简介

    <正>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近30年发展历史的以新特药分销为主的国有药品流通企业。公司一直秉承"简单、勤奋、坦诚、兼得"的企业理念,致力于给百姓带去健康快乐;给客户和伙伴带来超值的利益;给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给企业创造持续发展的空间。1984年12月22日,辽宁省医药管理

    2014年08期 v.17 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