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NVP-BEZ235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及体内、体外迁移的影响

    秦宇;赖慧玲;赵雪娇;王常玉;

    目的探讨NVP-BEZ235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抑制及体内、体外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贴壁生长的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体外培养及传代,采用Cell Count Kit-8检测不同浓度NVP-BEZ235(125、250、500、1 000 nmol/mL)处理SKOV3细胞48 h后的增殖抑制效应。选取无增殖抑制的浓度125 nmol/mL处理细胞,Transwell法检测体外侵袭变化,斑马鱼移植癌细胞模型检测体内侵袭变化。结果 NVP-BEZ235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增殖,Transwell法检测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减弱,NVP-BEZ235显著抑制SKOV3细胞在斑马鱼体内转移。结论 NVP-BEZ235对于卵巢癌细胞SKOV3具有抑制增殖,减少体外体内侵袭,具有成为卵巢癌治疗药物的可能。

    2014年05期 v.17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6 ]
  • 两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意义

    黄勇;闫骏;朱小军;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机制及LNCaP和IA8两种细胞株中的E钙粘素以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意义,对前列腺癌治疗的分期及药物使用进行指导。方法对前列腺癌LNCaP和IA8两种细胞株中的E钙粘素以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鉴定,分析其不同的转移潜能以及在前列腺癌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E钙粘素在LNCaP中存在高表达,在IA8中却缺失,而波形蛋白却在IA8中存在高表达,在LNCaP中缺失,可见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在LNCaP和IA8细胞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β-肌动蛋白在二者的表达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E钙粘素/β-肌动蛋白及波动蛋白/β-肌动蛋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LNCaP和IA8细胞株中确实存在着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表达差异,说明E钙粘素和波形蛋白在前列腺癌的骨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促进或者抑制作用,这对探讨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机制和治疗并最终对抗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2014年05期 v.17 525-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7 ]
  • 苦参碱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王桂秋;

    目的研究苦参碱(MR)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稳定培养PC-3M细胞株系,经0(空白组)、30、60、120μM浓度MR给药72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MR对PC-3M抑制率,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R给药后有效抑制PC-3M的细胞增殖(P<0.01),并促进癌细胞凋亡。同时,MR能显著减少Cyclin D1的表达以及下调内源性p-ERK1/2水平(P<0.01)。结论苦参碱可发挥有效的抗癌作用,推测其机制为抑制癌症细胞增殖并介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内源性ERK1/2/Cyclin D1通路。

    2014年05期 v.17 528-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3 ]
  •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恶性胶质瘤的Meta分析

    马赛男;蔡炜嵩;曾越灿;吴荣;

    目的比较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放疗相比治疗成人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纳入相关研究,2名研究员背对背独立提取有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包括4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方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疗法高于单纯放疗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2,95%CI:2.09~5.58,P<0.000 01);1年、2年、3年生存率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疗法均高于单纯放疗疗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OR=2.99,95%CI:1.85~4.84,P<0.000 01;2年生存率:OR=4.52,95%CI:2.55~8.01,P<0.000 01;3年生存率:OR=4.41,95%CI:1.83~10.64,P=0.001 0),在安全性方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疗法不增加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放疗同时联合替莫唑胺口服化疗明显增加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5期 v.17 53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3 ]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对淋巴瘤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吴文萍;王刚;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6例NH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实施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375 mg/m2利妥昔单抗治疗,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6个周期,治疗前、每个周期结束后,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患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5.42%,高于对照组的64.58%(P<0.05);观察组发热、寒战等发生率为39.58%,高于对照组的10.42%(P<0.01);2个周期后观察组IgA、IgG、IgM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CHOP方案治疗NHL疗效显著,但易导致免疫球蛋白下降。

    2014年05期 v.17 53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5 ]
  • 氟尿嘧啶通过激活促凋亡信号通路介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治疗作用

    任召磊;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5-Fu)通过激活促凋亡信号通路介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别在0(空白对照组)、40、80、160μM浓度5-Fu干预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5-Fu对HepG-2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检查细胞形态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内源性Fas蛋白以及cleaved-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Fu干预组明显抑制HepG-2的细胞增殖(P<0.01),诱导细胞凋亡。此外,5-Fu可有效上调HepG-2内源性Fas蛋白和cleaved-caspase-8表达水平(P<0.01)。结论氟尿嘧啶介导的抗肝癌作用是通过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激活内源性Fas信号通路而诱导癌细胞凋亡。

    2014年05期 v.17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薛瑞;曹军华;李瑞生;李灿;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对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外对H2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H22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作用试验,计算抑瘤率;酶联免疫ELISA法测荷瘤小鼠血清IFN-γ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SA法测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均能抑制H22细胞的生长,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荷瘤小鼠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表达。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体内外均能抑制肝癌H22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与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2014年05期 v.17 54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5 ]
  • 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用药评价

    邓勋;刘海燕;王艳;王勇;

    目的对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和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方法取某三甲医院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鼻咽癌患者217例,其中121例合并使用康艾注射液治疗,96例未使用,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康艾组瘤体缩小的有效率为32.2%,与非康艾组的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但治疗后康艾组与非康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康艾组放化疗后呕吐、头晕、精神不佳发生率分别为19.0%、9.1%、2.5%,明显低于非康艾组的34.4%、18.8%、11.5%。康艾组药品费用较高,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3);考虑社会劳动成本,两组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康艾组能减轻治疗呕吐、头晕和精神不佳症状,成本-效果更优。结论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014年05期 v.17 54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5 ]
  •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张宇虹;任疆;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和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1吸/次,2次/d;对照组予以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次,2次/d,两组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8、9和10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8和9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哮喘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IL-4、8和9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2014年05期 v.17 55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2 ]
  • 强阿片药物对阿片耐受的晚期癌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王晓芳;王玉梅;

    目的观察阿片耐受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水平的变化,探讨长期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搜集我院52例联合或单独使用吗啡、羟考酮、芬太尼超过30 d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情况分析,并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肝功能水平。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在使用耐受剂量强阿片类药后1周、2周及1个月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在患者病程终末期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用药初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合理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初期不会导致肝损伤,长期应用应监测患者肝功能水平;对于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癌痛治疗,可确保存在肝损伤风险的患者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后,不会显著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2014年05期 v.17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0 ]
  • 异氟醚对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抑制效应

    邢准;张岩生;刘坤;邱鹏;

    目的研究异氟醚如何影响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内信号传递,探讨挥发性麻醉药影响认知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异氟醚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异氟醚组用1.2%异氟醚处理2 h,分别于处理后0 min、1 h、3 h加入碘化乙酰胆碱(ACh)刺激2 min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m blot技术检测基础水平和乙酰胆碱诱导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结果单纯ACh刺激可导致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1),异氟醚处理后0 min和1 h乙酰胆碱诱导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3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ERK的影响效应不同,单独异氟醚处理可迅速增加基础状态下PKB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1 h后即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以长时程减弱乙酰胆碱诱导的ERK活化,从而干扰胞内信号传递,这可能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密切相关。

    2014年05期 v.17 558-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及左室重构的比较研究

    段班燕;何圆圆;党书毅;周明;谢建;李军;许海军;王俊峰;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左室重构的疗效。方法将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48例)与依那普利组(5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并随访至半年。记录两组在急性期与慢性期的常规诊疗指标,如血压、心率、血脂、超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心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结果急慢性期两组在常规诊疗指标及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厄贝沙坦组MMP-2,9活性较依那普利组更低(P<0.05);半年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依那普利组干咳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依那普利且不良反应低,厄贝沙坦可作为ACEI的替代药物。

    2014年05期 v.17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7 ]
  • 依折麦布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血糖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周雪玲;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对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血糖和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60例,将其按服用降脂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依折麦布及辛伐他汀联合降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倍剂量的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BG)、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PBG)、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PBG、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BG、PBG、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2014年05期 v.17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65 ]
  • 含铋剂及雷贝拉唑的四联疗法在Hp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应用的效果评价

    魏鹏;车海斌;

    目的探讨含铋剂及雷贝拉唑的四联疗法在Hp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经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序贯疗法,继续口服泮托拉唑4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疗程10 d,后泮托拉唑40 mg,1次/d,延续21 d;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疗程10 d,后雷贝拉唑20 mg,1次/d,延续21 d。结果两组间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与ITT分析均显示,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结论对于初次根治Hp失败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能显著促进溃疡愈合并提高Hp的根治率,但采用含铋剂及雷贝拉唑的四联法疗效更令人满意。

    2014年05期 v.17 569-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9 ]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转归的影响

    甄美燕;胡婷;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76例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拮抗剂+β阻滞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尿常规指标、血压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尿常规指标中除24 h内混合尿比重外,其他指标及血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氮素(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血尿酸等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显著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对逆转肾功能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4年05期 v.17 57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0 ]
  • 帕罗西汀和多虑平联合氯唑沙宗治疗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孙荣跃;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多虑平联合氯唑沙宗治疗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科门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紧张型头痛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多虑平组,每组28例,帕罗西汀组在常规服用氯唑沙宗的基础上加服帕罗西汀治疗,多虑平组加服多虑平治疗,另外回顾以往常规应用氯唑沙宗治疗的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紧张型头痛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头痛、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2周的治疗,治疗后帕罗西汀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帕罗西汀组患者总有效率略高于多虑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帕罗西汀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多虑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虑平组显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和多虑平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多虑平组相比,帕罗西汀组HAMA和HAMD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多虑平组(P<0.05或P<0.01);而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氯唑沙宗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17 57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7 ]
  • 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金庞;陈静;周波;钱秀莲;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齐拉西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RM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1%和94.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RM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较单用碳酸锂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5期 v.17 580-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75 ]
  • 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杜予俊;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用药依从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体重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甘精胰岛素组显效率略高于艾塞那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甘精胰岛素组FBG水平较艾塞那肽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艾塞那肽组2hPG、HbA1c水平较甘精胰岛素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艾塞那肽组HbA1c<7%的达标率明显高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而HbA1c<6.5%的达标率高于甘精胰岛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体重呈进行性降低,甘精胰岛素组患者体重呈进行性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甘精胰岛素组,恶心、腹泻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甘精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虽然治疗期间艾塞那肽恶心、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往往症状较轻,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压力,且能更好地降低HbA1c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艾塞那肽的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4年05期 v.17 583-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8 ]
  • 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贤春;陈鼎;陈海明;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用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1%和9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和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17 58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3 ]
  •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荟萃分析

    曲连悦;姜明燕;

    目的系统评价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等数据库,收集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至2013年6月。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5项研究,共2 497例患者(试验组1 230例,对照组1 267例)。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将研究分为注射剂型、口服剂型及序贯治疗3个亚组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雷尼替丁相比,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率分别为OR=5.39,95%CI=(4.18,6.96),P<0.05;OR=6.27,95%CI=(3.65,10.77),P<0.05;OR=3.69,95%CI=(2.65,5.15),P<0.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结果为OR=0.49,95%CI=(0.24,1.01),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雷尼替丁相比,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迅速、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4年05期 v.17 59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4 ]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佐匹克隆中毒的临床研究

    刘晶淼;徐菲菲;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在佐匹克隆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佐匹克隆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其中纳洛酮组(18例)加用纳洛酮治疗;醒脑静组(18例)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17例)同时加用醒脑静、纳洛酮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轻中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137±37)min,(366±64)min,(526±109)min,纳洛酮组分别为(139±42)min,(395±95)min,(652±126)min,醒脑静组分别为(144±55)min,(381±78)min,(708±144)min,联合治疗组中度及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纳洛酮治疗组、醒脑静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就诊时与清醒后的呼吸、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佐匹克隆中毒起效快、疗效确定,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2014年05期 v.17 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2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3年影响因子及排名

    <正>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核心期刊评比中,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的《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为1.045,在全国1994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1.000的期刊共132种,我刊影响因子排名第118位,综合排名第573位;在38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我刊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综合排名第5位,各项指标较去年均明显提高,学术影响力日益明显。近3年我刊影响因子如下:

    2014年05期 v.17 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正>收录我刊的国内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我刊的国外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波兰《哥白尼索引》等。

    2014年05期 v.17 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13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www.chinainfo.gov.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2014年05期 v.1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4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药品检验以及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内容。我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药学、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综述、药房/药事管理等。本刊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120页,每册定价为10元,全年120元。

    2014年05期 v.17 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药学研究

  • 止汗外用凝胶中姜黄素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刘嘉;赵庆年;刘汉清;

    目的建立止汗外用凝胶中指标性成分姜黄素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止汗外用凝胶中的姜黄素。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指标性成分姜黄素的含量,色谱柱:Ecosil 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45∶55∶6);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制剂薄层色谱与化学对照品(姜黄素)及阳性对照药材(郁金)薄层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斑点。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1~0.8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12%,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符合测定要求。制剂样品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201 6%。结论 TLC法定性鉴别和HPLC法定量测定止汗外用凝胶中姜黄素,方法可行,重现性好,为止汗外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4年05期 v.17 599-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5 ]
  • 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EXH-1626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泰平;肖红;向华;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EXH-1626的LC-MS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于大鼠体内EXH-1626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汉邦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用乙酸调pH至3)70∶30,流速为0.6 mL/min;质谱用ESI离子源及选择性离子监测(SIM)。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卡马西平,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血浆蛋白,测定EXH-1626的血药浓度,数据经BAPP2.2软件拟合处理,分别考察2个剂量下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血浆中EXH-1626在5~10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学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大鼠灌胃给药(80 mg/kg)后,其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符合一室模型(W=1),t1/2为24.14 h、Cmax为222.33 ng/mL、Tmax为5.50 h,当大剂量灌胃给药(250 mg/kg)时,大鼠体内药时曲线呈现多峰曲线,药动学过程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10和20 mg/kg)后体内药时过程也符合一室模型(W=1),t1/2分别为2.23和5.48 h、血浆清除率(CL)分别为0.29和0.08 L/(h·kg)。结论 EXH-1626在大鼠体内存在饱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EXH-1626血药浓度测定及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4年05期 v.17 602-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止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尹月;邱新野;付桂英;吴坤;牛文敬;张婉璐;任文静;马吉;韩锐;贾立华;

    目的探讨肿瘤科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医嘱存在的问题及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止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住院患者5-HT3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并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点评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点评干预后,5-HT3受体拮抗剂合理率较干预前提高了64.44%。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辅助药物合理使用进行"实时干预",可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提高用药合理率。

    2014年05期 v.17 607-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3 ]

综述

  • 氯胺酮导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与NMDA表达的研究进展

    陈晨;田乃元;吴旭;

    氯胺酮作为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现较广泛应用于临床儿科麻醉。氯胺酮药理毒理作用复杂,大量研究表明,氯胺酮可在急性期内导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NMDA是钙离子高度通透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与触发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和学习记忆形成机制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氯胺酮导致小鼠产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NMDA受体表达上调有关。而且氯胺酮能否导致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氯胺酮儿科麻醉十分重要,值得学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氯胺酮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2014年05期 v.17 611-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5 ]
  •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丁卓玲;熊杏安;肖硕;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药物是一种肠促胰岛素,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其中,利拉鲁肽为重要代表药物,本文对利拉鲁肽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2014年05期 v.17 615-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短篇论著

  • 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潘建生;方汉云;李碎朋;陈勇;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46例来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华法林单药治疗),每组2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的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肾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脑血栓发生率较低,出血风险较小,对肾功能也没有严重损害,但与华法林单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4年05期 v.17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8 ]
  • 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曲兆莉;

    目的探讨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慢性肾性贫血患者120例,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贫血基础治疗。A组不作其他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B组给予蔗糖铁治疗;C组给予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在治疗后8、16周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白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治疗24周后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时,C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含量高于A、B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C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治疗24周之后,治疗有效率C组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5期 v.17 62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5 ]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头颈癌患者局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瑜;孙向红;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于缓解头颈癌患者口腔、咽喉部局部疼痛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头颈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常规用药治疗疼痛,观察组在常规用药治痛基础上配合餐前5~10 min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两组患者进餐时口腔及咽喉部疼痛情况、2周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2周内平均进食16次,观察组28次,而且进食量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餐时口腔及咽喉部局部疼痛评分为(4.10±0.67)分,对照组为(7.21±0.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02,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37.33±4.3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29.87±2.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9,P<0.01)。结论常规治痛配合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含服可以有效地减轻头颈癌患者口腔及咽喉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4年05期 v.17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外耳道高负压引流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张军华;田浩;谢飞;郭威;

    目的观察外耳道高负压引流联合洛美沙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耳窥镜下外耳道高负压引流,同时联合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外耳道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致病菌清除率、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致病菌清除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听力改善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外耳道高负压引流联合洛美沙星用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听力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17 629-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聚维酮碘稀释液腹腔冲洗在预防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舒兆其;谢亮海;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稀释液腹腔冲洗在预防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应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甲硝唑和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切口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聚维酮碘组和甲硝唑组腹腔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维酮碘组和甲硝唑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聚维酮碘组和甲硝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聚维酮碘组和生理盐水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腹腔冲洗能有效降低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17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1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腹腔镜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周轶;宋莹;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腹腔镜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GnRH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年内有1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复发,总有效率为77.72%,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孕激素(P)含量明显下降,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均明显升高,观察组下降或升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妊娠,妊娠率为41.94%,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妊娠,妊娠率为16.13%,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可提高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腹腔镜术后临床疗效,能有效抑制术后复发,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5期 v.17 635-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03 ]
  • 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的影响

    徐谟燕;柴竞竞;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120例(均符合入选标准),其中轻度贫血107例,中度贫血13例,重度贫血0例,给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1~2片/次,3次/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孕妇的Hb、RBC和SF,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12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9例痊愈,57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后Hb、RBC和S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效果。结论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Hb、RBC和SF。

    2014年05期 v.17 638-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32 ]
  • 地佐辛与芬太尼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蔡华海;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和Ramsay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24 h 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62,P<0.05),其余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且胃肠道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17 64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2 ]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王小华;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住院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57例设为观察组,应用0.15%罗哌卡因1.0 mL复合舒芬太尼4μg连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自控给药剂量4 mL/次,输入量为3~5 mL/h,锁定时间15 min;另选择同期收住院的55例未加任何镇痛干预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产后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完全不痛者37例(64.91%),轻微疼痛18例(31.58%),较为疼痛2例(3.51%),痛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为(110±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l、5、10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好,对母婴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4年05期 v.17 64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0 ]
  • 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疗效

    谢玲;程艳芬;赖素萍;

    目的探讨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宫瘤清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体积、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轻微,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纯用药更快地恢复激素水平,不良反应轻微。

    2014年05期 v.17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39 ]
  •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潘珺;郑娟;沈大跃;董华;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用药依从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肝肾功能、体重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沙格列汀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沙格列汀组患者FBG、PG2h、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二甲双胍组FBG、PG2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HbA1c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FBG、PG2h、HbA1c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肝肾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症状较轻微,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格列汀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对肝肾功能、体重等无明显影响,且不良反应少,但由于沙格列汀为新药,临床试验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耐药性仍需进行长期的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2014年05期 v.17 649-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50 ]
  • 生长抑制素14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万橱根;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素14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制素14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素抑制素14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2014年05期 v.17 65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桃红四物汤联合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王舜;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66.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2014年05期 v.17 65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5 ]

药房·药事管理

  • 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吴娟;张顺国;陈敏玲;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方法,探讨合理的管理模式。方法从建立试验药品管理制度、建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结果从我院实践情况来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在对试验用药品的管理上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中心试验药房专人、专职、集中管理试验用药品,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2014年05期 v.17 658-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1 ]
  • 我院“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现状调查和探讨

    张波;赵彬;张钰宣;梅丹;

    目的调查我院"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的现状,探讨相关风险和对策。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从科室分布、药物种类、"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分类、依据和证据等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选548项"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全院42.9%的临床科室存在"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现象,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呼吸科(136项,24.8%)、儿科(111项,20.3%)、肿瘤内科(95项,17.3%)。涉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药品品种有155种,占我院全部药品种类的15.6%。排名前3位的药品类别分别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53种,34.2%)、神经系统用药(17种,11.0%)、消化和代谢用药(13种,8.4%)和心血管系统用药(13种,8.4%)。我院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超适应证用药(494项,95.4%),其次是药品的使用人群不在说明书批准范围(86项,16.6%)、给药剂量不在说明书批准范围内(79项,15.3%)和给药途径不在说明书批准范围内(29项,5.6%)。采用MICROMEDEX推荐、证据和有效性分级评价,260项(42.8%)"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被MICROMEDEX收录,其余57.2%未被收录,表明我院部分"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值得进一步商榷。结论 "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现象在客观上现实存在,它涉及到药品有效性、医疗责任、伦理学和报销等问题,存在巨大法律风险。卫生行政部门应明确对待"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的态度,医疗机构应慎重评价和使用"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制药公司应积极推荐说明书的更新。

    2014年05期 v.17 661-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67 ]

短篇报道

  • 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简介

    <正>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近30年发展历史的以新特药分销为主的国有药品流通企业。公司一直秉承"简单、勤奋、坦诚、兼得"的企业理念,致力于给百姓带去健康快乐;给客户和伙伴带来超值的利益;给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给企业创造持续发展的空间。1984年12月22日,辽宁省医药管理局辽药外字(1984)第348号文件批复公司成立,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隶属于辽宁省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公司更名为辽宁省医药对外贸易公司,隶属于辽宁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性质为全资国有企业。2002年11月,公司通过国家GSP认证(证书编号:A-LN02-001)。2008年再次通过GSP复查认证。在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2014年05期 v.17 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