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TNF-α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β3-AR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荣箭;刘春峰;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衰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培养生后2 d SD大鼠心肌细胞,取第4天的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检测不同时间作用下β3-A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心肌细胞受TNF-α刺激后,β3-AR mRNA及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表达量增加,至作用浓度为1.6 ng/mL、作用时间为12 h达峰值。结论TNF-α作用下心肌β3-AR上调,且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引起心衰的原因之一。

    2013年06期 v.16 45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原花青素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抑制的体内外研究

    张玉洁;吴倩;洪学军;曹军华;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体内外对人胆囊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细胞,24 h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PC组。MTT法检测PC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建立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及PC 3个剂量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每隔3 d测肿瘤大小;12 d后,处死裸鼠,剥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PC 3个剂量组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诱导QBC939细胞凋亡;PC可抑制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PC体内外均可抑制SHG-44细胞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013年06期 v.16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3 ]
  • 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郭传骥;李铁刚;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磷酸肌酸钠组(PCr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6 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血清及脑匀浆SOD、MDA、GPX活性,计算脑梗死体积,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P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PCr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内SOD、GPX、MDA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和PCr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大鼠的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PCr可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解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2013年06期 v.16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3 ]
  • 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

    张红雷;尤林;白抚生;赵敏;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普拉克索和美多巴为治疗组,应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和美多巴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老年PD患者,普拉克索不仅可以改善运动状态,还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2013年06期 v.16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9 ]
  • 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

    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2013年06期 v.16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10 ]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黄坚强;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2013年06期 v.16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2 ]
  •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

    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7-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8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并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后检测24 h动态血压和踝臂指数。结果 8周末,两组治疗前后随机血压及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降压有效率均为85%,奥美沙坦酯降压可持续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均>50%。两组治疗8周ABI较前分别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谷峰比满意,能够24 h平稳降压,且长期应用可改善动脉硬化。

    2013年06期 v.16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4 ]
  • 熊去氧胆酸与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江旭芬;俎德学;汪琳健;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与S-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血生化参数变化规律。方法以84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S-腺甘蛋氨酸静滴1 500 mg/d+熊去氧胆酸250 mg4次/d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生化参数。结果治疗后,ICP患者总胆汁酸、甘胆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甘胆酸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之间呈低度正相关(r=0.29,P<0.05)。结论 S-腺甘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疗效良好,血生化参数是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评价的实用临床指标。

    2013年06期 v.16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许永庆;赵刚;戴朝六;卜献民;贾昌俊;赵阳;赵亮;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于术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不常规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当血小板计数大于500×109/L或门静脉系统形成血栓时,再采用全身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断流术术后出血风险,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2013年06期 v.16 47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8 ]
  • 复方虎杖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目的观察复方虎杖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2013年06期 v.16 478-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46 ]
  •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研究

    包国豪;陈法东;张疆;黄艳;陈建胜;缪初升;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及其对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50例)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HFHD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FHD组患者血磷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效果。

    2013年06期 v.16 480-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袁移安;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选择尚未进入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 4、5期)6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iPTH、血钙、血磷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清iPTH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钙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而血磷有下降趋势。在治疗8、12周时,患者的Ca2+×P3-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72.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骨化三醇口服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非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2013年06期 v.16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8 ]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刘彩娥;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脂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β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

    2013年06期 v.16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72 ]
  • 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难治性ITP效果分析

    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目的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难治性ITP患者,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菌素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高于原基础值1倍以上,即为有效反应。结果本组有效率为75.0%,有效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24个月,之后8例(40.0%)复发。8例复发患者继续采用该疗法,6例出现有效反应。14例经联合疗法后出现初始有效反应的患者中,2例在最终停药后症状仍减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2013年06期 v.16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党宗彦;何再明;吴颖;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Mashall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2013年06期 v.16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5 ]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韩光;刘坤;孟凌新;

    目的观察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Y1组)、中剂量组(Y2组)和高剂量组(Y3组)。麻醉诱导前,三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溶于NS至20 mL),剂量分别为0.2、0.5、0.8μg/kg,且均在10 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1、2、5、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 AP)和心率(HR)。结果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3组患者HR在右美托咪定输注完毕时下降最明显(P<0.05);插管时,Y1组患者的SBP、M AP、HR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2、Y3组(P<0.05),而Y2、Y3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 min内,三组患者的SBP、DBP、M 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5 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013年06期 v.16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 米氮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王志彬;姚鹏;兰培丽;丁远远;马佳明;

    目的研究米氮平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联合组(MP组),每组32例。P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MP组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普瑞巴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MP组的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

    2013年06期 v.16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0 ]
  • 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

    李玲;韩萍;

    目的评价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降糖效果。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c和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降糖指数(DI)、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HbA1c、FPG、2hPPG均下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DI上升最明显(P<0.05)。结论西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并能提高胰岛素降糖指数,但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强。

    2013年06期 v.16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70 ]
  • 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宋颖;魏巍;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时责任护士对3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施行整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药物治疗,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3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2013年06期 v.16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9 ]
  • 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张婧;

    目的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2013年06期 v.16 5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1 ]
  • 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朱林榆;

    目的探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5,P<0.05),且观察组色素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445,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色素脱失症状,且安全可靠。

    2013年06期 v.16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董雪莲;张健;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耳鼻喉科2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喷鼻剂,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2013年06期 v.16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共词聚类法分析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

    张薇;李巍;

    目的探讨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结果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长Q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结论正确识别和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重性,并选择合理、及时的治疗措施,是挽救危重心律失常患儿生命的关键。

    2013年06期 v.16 507-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6 ]

药学研究

  • 通淋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安君;魏凤玲;崔刚;

    目的验证通淋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通淋颗粒对家兔发热的影响;观察通淋颗粒对SD大鼠纸片肉芽影响;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试验;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试验;选用SD大鼠进行通淋颗粒的利尿作用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动物口服通淋颗粒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急、慢性炎性渗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正常动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排出量,并可以改变大鼠尿电解质的含量。结论通淋颗粒具有较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2013年06期 v.16 5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1 ]
  •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千金藤素的浓度

    郭智;王丹;刘冰洋;刘颖;刘婷立;宋冬梅;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千金藤素浓度的HPLC-MS/MS测定法。方法血浆样品1.0 mL经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后,以2.5 mmol/L醋酸铵(含0.05%甲酸)-甲醇(40∶60)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8(150 mm×4.6 mm,5μm)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化(ESI)方式和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607.2→365.1(千金藤素)和m/z 247.2→98.0(内标甲哌卡因)。结果千金藤素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10~208.40 ng/mL,定量下限为0.10 ng/mL。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2.3%、76.8%、79.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千金藤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3年06期 v.16 514-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的含量

    张勇;陈玉威;高桂花;

    目的建立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6 nm。结果浓度在0.028~0.06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为0.92%(n=9),精密度RSD为1.0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2013年06期 v.16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2 ]
  • 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林兰;

    目的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临床常用的5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使用各精密仪器测量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药物在常温下配伍后0、1、2、4、8 h内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穿琥宁粉针剂与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硝唑、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配伍液的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穿琥宁在临床上可与此5种药物配伍应用。

    2013年06期 v.16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临床药学

  • 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孙浩;徐英宏;刘晓东;菅凌燕;肇丽梅;王大南;臧彬;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2013年06期 v.16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1 ]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患者的药学监护

    李壮;戴卫东;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的病例治疗,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及进行药学监护,并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与医生共同组成治疗团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2013年06期 v.16 525-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临床药师指导心血管科药物治疗的体会

    栗云明;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总结临床药师在心血管科遇到的用药问题,介绍临床药师指导药物治疗的过程与方法。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医生的药学指导,完善了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药学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06期 v.16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短篇论著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的疗效

    梁金斌;刘绍胜;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最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 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 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013年06期 v.16 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疗效观察

    杨芳;

    目的研究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脑卒中血肿吸收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清开灵注射液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自制水蛭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在第14天和第21天有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基本痊愈6例(9.52%),有效46例(73.01%),无效11例(17.47%),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有效15例(23.81%),无效48例(74.19%),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能促进血肿吸收,临床效果明显。

    2013年06期 v.16 53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叶蕊;赵立;刘宏博;王翠红;吴晓街;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1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次/d,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7~10 d。结果大剂量组显效率76.70%、总有效率93.33%,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大剂量沐舒坦有显著的排痰作用,联合常规抗炎平喘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2013年06期 v.16 535-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6 ]
  • 三种药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

    李少丹;林日武;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AECOPD诊断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单一雾化吸入,治疗后对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沭舒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显著,且方便、简单、安全。

    2013年06期 v.16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1 ]
  •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

    黄芳;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0.25 mg/次,3次/d,神经节苷脂40 mg,1次/d;对照组加用美多巴,开始剂量每次1/4片,每日3次,逐渐加量,每日最多不超过5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可有效治疗血管帕金森病。

    2013年06期 v.16 538-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48 ]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黎发家;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

    2013年06期 v.16 54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15 ]
  • 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应用

    胡小苗;肖宝来;

    目的探讨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转移率的影响。方法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行中人氟安800 mg腹腔内植入化疗法;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仅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疗效、1年及3年生存率和胃癌转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人氟安组1年及3年生存率、胃癌转移率分别为81.25%、64.58%和10.99%,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行中人氟安化疗法疗效显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癌症转移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3年06期 v.16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1 ]
  • 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丁荣楣;王平;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自放疗首日开始,分别于放疗前1 h、30 min将奥克喷均匀喷在照射野皮肤上,并超出放疗范围3~5 cm,自然干燥后立即放疗,放疗结束马上再次喷奥克喷,3次/d,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奥克喷7~10 d;对照组整个放疗期间未用任何药物保护。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克喷可有效预防喉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13年06期 v.16 5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3 ]
  • 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眼部护理效果的比较

    张燕妮;赵柏松;

    目的比较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涂抹金霉素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实验2组(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与对照组(仅用聚乙烯薄膜敷贴),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眼部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眼部并发症减少(P<0.05);实验1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的并发症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各年龄段间无集中趋势。结论两种眼膏用于眼部护理均能有效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眼部护理的效果优于金霉素眼膏,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比金霉素眼膏更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2013年06期 v.16 545-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4 ]
  • 艾塞那肽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龚叶;姚翡;郁秋荣;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PG、PPG、HbA1c、体重变化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以持续降低体重。

    2013年06期 v.16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6 ]
  • 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

    祁明伸;

    目的探讨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8例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射碘佛醇的速度为3~6 mL/s,用量为80~100 mL。所有患者在增强前2 h及增强后即刻、1 h、48 h分别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以及观察注射部位情况,在增强前2 h和增强后48 h,均进行肾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而且在增强时及增强后立刻、15 min、1 h和48 h分别查看、记录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注射碘佛醇后发生热感及潮红28例(8.8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例(1.26%)。未发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13年06期 v.16 549-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李翊;

    目的观察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B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A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观察组A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6期 v.16 55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药房·药事管理

  • 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震红;杨永刚;王新意;薛娇;

    目的为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工作的开展提出参考意见。方法针对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扩大标准适用范围、增加检验标准类别、提高对照品研制速度,可提升中成药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水平。结论应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开展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工作。

    2013年06期 v.16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