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莪术油注射液致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形态变化研究

    杨美春;方刚;张奕梅;钟振国;龚享文;汤红丽;

    目的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癌SKOV3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莪术油低浓度组部分细胞体积开始变大,细胞胞浆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致密颗粒,细胞核开始变形。细胞胞浆出现大面积的空泡,细胞核变形明显,细胞质出现颗粒脱落,出现细胞质空泡,核内染色质分散。高浓度组细胞肿胀,胞浆减少,核浆比例增加,细胞质大量颗粒脱落,细胞质空泡明显,有胞膜崩解、细胞核溶解;电镜下可见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诱导SKOV3细胞胀亡是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2009年01期 v.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54 ]
  • 含奈达铂与含顺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上皮癌

    吕靖;阚旋;英焕春;薛文;

    目的比较含奈达铂(NDP)与含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中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分别进入奈达铂+环磷酰胺或顺铂+环磷酰胺组,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奈达铂组与顺铂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6.7%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46.7%)低于顺铂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6.7%)高于顺铂组(26.7%),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贫血发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奈达铂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0%)低于顺铂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1例患者(3.3%)出现肝功能损害,顺铂组未发现肝功能损害。两组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病例。奈达铂组尿β2-MG异常发生率(16.7%)低于顺铂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环磷酰胺为中晚期卵巢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2009年01期 v.1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8 ]
  • 罗哌卡因浸润对开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影响

    王媛;孟凌新;

    目的观察在颅脑手术前预先切口浸润0.5%罗哌卡因对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切口浸润生理盐水;浸润组20例,切口浸润0.5%罗哌卡因。麻醉诱导依次为静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2mg/kg;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记录特定时点患者的MAP、HR、FET-iso,记录术前、切皮后10min、钻颅骨、切开硬脑膜及术毕、拔管后血糖值。结果①全麻复合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可以降低术中,特别是切皮、钻骨和缝合皮肤等时点的异氟醚呼出浓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对照组比较,浸润组术中异氟醚消耗的液体量减少约25%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浸润组血糖在切皮后10min、钻颅骨、切开硬脑膜及术毕、拔管后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浸润局麻药物与全身麻醉复合使用可以有效减轻术中疼痛,从而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同时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患者平稳迅速的术后苏醒。

    2009年01期 v.1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4 ]
  • 阿司匹林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应用

    温志锋;孟庆萍;臧培卓;梁传声;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应用的时间和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48例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3个月、6个月后各行1次血常规及凝血检查;3个月后行DSA检查,评价动脉瘤形状及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结果3个月内,口服阿司匹林较未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减少,P<0.05;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的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与口服3个月组比较,P>0.05。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动脉瘤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可达到防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作用,不增加术后动脉瘤复发的发生危险或引起动脉瘤破裂。

    2009年01期 v.1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8 ]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贾春红;张鸿;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评分。结果14d后治疗组、对照组NIHSS、A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2009年01期 v.12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71 ]
  • 血必净联合甲强龙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的研究

    刘伟;赵敏;

    目的评价血必净联合甲强龙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04年1月-2008年9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治疗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2次/d,连用7d;甲强龙500mg,1次/d,连用5d。结果治疗组发生低氧血症、Ⅰ型呼吸衰竭、ALI、ARDS、机械通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纹理增强、点片状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纤维条索、网状影、结节影表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入院后发生MODS、死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可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2009年01期 v.1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6 ]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李世煜;樊生生;李德天;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组(60例)静脉点滴莫西沙星400mg,1次/d,5~7d后,予口服莫西沙星400mg,1次/d,序贯治疗,总疗程14d。对照组(60例)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2.0g,2次/d,疗程14d。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天序贯组、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0.0%、85.0%,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7%、93.3%,细菌学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结束后第7天序贯组、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3.5%、83.3%,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2%、91.7%,细菌学有效率均为100%。两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及细菌学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经济、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9年01期 v.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7 ]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对MTX治疗反应的评价

    刘晓丹;付海香;崔华东;潘丽丽;

    目的检测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探讨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同时观察甲氨喋呤(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早期R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份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间的相关性。对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应用MTX(10mg/次,1次/周),治疗6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74.91%,特异性为94.74%。RF对RA的敏感性为77.42%,与抗CCP抗体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为76.31%,显著低于抗CCP抗体(P<0.05)。早期RA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与中晚期RA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CCP抗体与RF、ESR有相关性(P<0.05),而与CRP、免疫球蛋白等无相关性(P>0.05)。MTX治疗6个月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改善率为50%。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RA的早期可以出现,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可以提高抗CC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短期疗效较好。由于本组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探讨、观察。

    2009年01期 v.1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3 ]
  • 氧化亚氮对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

    李云峰;吴秀英;

    目的了解新鲜气流中加入氧化亚氮对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的患儿于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骨科手术,运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先后吸入纯氧(Ⅰ组)和氧气-氧化亚氮(Ⅱ组),充分去氮,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维持PETCO235~40mmHg。调节新鲜气体流量:Ⅰ组氧气2L/min;Ⅱ组氧气和氧化亚氮各1L/min。七氟醚蒸发器开至2%刻度,于吸入麻醉开始、麻醉后30s、1min、2min、3min直至达到目标浓度时的各个时间点测定患者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及达到目标浓度的时间、MAP、HR、SPO2、PETCO2。结果(1)两组七氟醚吸入浓度逐渐升高,麻醉后6minⅠ组浓度明显高于Ⅱ组(P<0.05)。(2)吸入浓度达到目标吸入浓度的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P<0.01)。结论新鲜气流中加用氧化亚氮可减慢吸入七氟醚浓度的上升速度,应用纯氧可更快达到目标吸入浓度。

    2009年01期 v.12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9 ]

药学研究

  • 比卡鲁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何艳艳;朱鹤云;胡艳玲;孙璐;

    目的研究比卡鲁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单周期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采用HPLC法,测定4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比卡鲁胺片或康士得后,不同时刻血浆中比卡鲁胺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40名受试者口服含比卡鲁胺50mg的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比卡鲁胺的Tmax分别为(19.3±12.4)、(24.6±10.7)h,Cmax分别为(1137.2±202.3)、(1094.2±199.0)ng/mL,t1/2分别为(98.2±22.0)、(106.0±19.4)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178535.6±36640.9)、(186744.4±44359.9)ng/(h.mL),AUC0-∞分别为(185230.9±38327.7)、(193807.6±46347.8)ng/(h.mL)。以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AUC0-t的平均值计算,比卡鲁胺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6%。结论根据双单侧检验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9年01期 v.1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3 ]
  • 胺碘酮对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詹少卿;张冬梅;黄建飞;何振伟;

    目的考察胺碘酮对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分为2组,每组10例,分别口服美托洛尔、美托洛尔+胺碘酮,采用HPLC法测定美托洛尔血药浓度,经DAS软件处理,计算美托洛尔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合用胺碘酮后,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AUC)显著升高。结论胺碘酮可升高美托洛尔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2009年01期 v.1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3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

    何晓静;菅凌燕;孙亚欣;肇丽梅;邱枫;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和乙醚的混合提取液提取后,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氨溶液(pH7.0,35:65)为流动相,经PAPCELLPAK-C18色谱柱分离,于285nm波长处检测。结果兰索拉唑浓度在0.02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μg/mL;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4%,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低于8.22%。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可满足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2009年01期 v.12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0 ]
  • HPLC法测定当归龙荟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王进;崔宇姣;王艳玲;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龙荟片中阿魏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0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0.1%磷酸(体积比为120∶2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6nm。结果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3136~6.271mg/L(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1.0%)。结论本实验为当归龙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009年01期 v.1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8 ]
  • 理气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高声传;陈晓琳;张跃新;

    目的制备理气颗粒,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理气颗粒中番泻苷B的含量,并对理气颗粒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正交设计优选的处方组方合理,制备的理气颗粒成型性和溶解性均符合要求。含量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较好,日内精密度0.205%,日间精密度0.243%,平均回收率94.28%,RSD1.0%。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该制剂在高湿(RH95%)和光照条件下(4500Lx)不稳定。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得的理气颗粒符合质量要求。质控方法简便、准确、可行。理气颗粒需在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

    2009年01期 v.1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2 ]
  • 旋光法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

    杜连文;黄志萍;杨淮英;张书华;

    目的研究并确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旋光法。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60mg的溶液,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旋光度,进一步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结果用测定旋光度折算后与比旋度[α]D20℃的比值计算含量,限度制订为97.0%~102.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羟乙基淀粉200/0.5的含量。

    2009年01期 v.1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临床药学

  • 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王飞;李毅;匡丽萍;

    目的为促进药物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我院实行临床药师查房制度,以协助医师合理化用药。笔者列举18例典型干预病历分析得出结论,临床药师查房制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预防潜在的药物不良事件。

    2009年01期 v.1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7 ]
  • 抗感染药物的处方用药交代与指导

    朱新昌;张霞;吴小丽;

    处方用药交代是医院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的药学服务形式之一。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使用药物,保证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笔者通过总结在发药窗口服务的工作经验、体会,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参看有关学习工具书,收集整理患者最想了解的用药知识,以方便药师在用药指导时主动告知患者,做好处方发药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2009年01期 v.1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6 ]
  • 43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余泽斌;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疾病谱,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出院患者真菌培养的阳性病例。结果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占同期真菌感染的45.74%,白色念珠菌是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占44.19%。继发真菌感染多发于老年患者,占感染病例的5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尽量减少多联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2009年01期 v.12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3 ]
  • 我院951例药物咨询的综合分析

    汪宇;梁旭东;刘英;姚岚;

    目的对我院2007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药物咨询窗口2007年1-12月的951例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咨询者身分以患者居多,占88.12%;患者主要针对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进行咨询;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的基本信息、药品通用名或成分、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及疗效等。结论药物咨询工作可以提高药学人员业务能力,有利于医院药学部门开展全面优质服务。

    2009年01期 v.1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6 ]
  • 我院2005-2007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门诊处方分析

    凌国华;沈勤炎;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2005-2007年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进口药品及甲亢灵的用量逐年增多。结论门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为首选。

    2009年01期 v.1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6 ]

安全用药

  • 妊娠期肝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易洁梅;

    妊娠期肝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需同时关注疾病本身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肝损害较小的妊娠期肝病经过药物治疗预后较好。虽然对孕妇、胎儿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但药物致畸的概率毕竟较小,在遵循妊娠期用药原则的基础上,掌握药物的安全性,在疾病状况许可的前提下,权衡利弊用药,对确保母婴健康非常重要。

    2009年01期 v.1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7 ]
  • 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意义

    黄小红;李碧峰;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阿司匹林抵抗(AR)却使得部分个体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限制了其疗效。笔者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分型、发生机制、发生率、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2009年01期 v.1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3 ]
  • 2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滕永和;吴婷婷;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到的2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7类36个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89例(38.5%),喹诺酮类55例(23.8%),青霉素类42例(18.2%)。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1.0%)、消化系统(12.2%)、神经系统(8.6%)。222例(96.1%)药物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人民安全合理用药。

    2009年01期 v.1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43 ]

综述

  • 造影剂肾病

    杜敏;马淑梅;

    随着造影剂在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原因,逐渐引起更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2009年01期 v.1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14 ]
  • SUMO修饰蛋白在肿瘤防治中的机制研究

    钟颖;江将;韩昱晨;

    类泛素蛋白SUMO对靶蛋白的修饰已被证明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介绍了SUMO生化反应过程及其靶蛋白的共同特点,以及SUMO对蛋白的修饰与肿瘤的关系的3座桥梁,并据此提出了治疗癌症的新途径。

    2009年01期 v.1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7 ]
  • 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展望

    白一彤;蒋贺宇;陈少夫;

    我国胰腺炎发病率日益增高,长期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转为慢性,最终会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及如何恢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来探讨干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前景。

    2009年01期 v.1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4 ]

药物与临床

  • 波依定与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多丽娟;李高凯;贺丽萍;

    目的对比分析波依定与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波依定,开始剂量5mg,1次/d,如未达到治疗目标血压,则增至10mg,1次/d。对照组给予心痛定10mg,3次/d。两组疗程4周,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平均从治疗前(161±19)/(99±10)mmHg降至疗程结束时(121±10)/(75±8)mmHg,P<0.05;对照组血压平均从治疗前(160±18)/(100±11)mmHg降至疗程结束时(127±11)/(82±7)mmHg。两组间对比,治疗组降压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1.5%)优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波依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物,适于临床应用。

    2009年01期 v.1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王朔;王芳;

    目的评价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选择93例心功能分级(NYHA)2~4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年。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前后2次LVDd、LVEF值,并观察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9年01期 v.12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5 ]
  •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德金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于燕;张冬平;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奥德金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银杏达莫组(观察组)40例,奥德金注射液组(对照组)40例,疗程均为15d。两组常规应用拜阿司匹林,并依据病情及梗塞面积酌情应用甘露醇,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7.5%,两组比较,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改善脑缺血区域血液循环及恢复脑组织细胞功能,解除脑血管痉挛,提高缺血脑组织对乏氧耐受力,减少缺氧所致脑损伤,降低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优于奥德金注射液,疗效确切。

    2009年01期 v.12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4 ]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刘棋明;曹南华;梁永辉;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前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滴注红霉素3~5mg/(kg.d)。观察胃潴留量、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每天大便次数、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用红霉素后住院天数减少,胃潴留消失时间缩短,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缩短,黄疸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红霉素后每天大便次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动力,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2009年01期 v.1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读者·作者·编者

药房·药事管理

  • 门诊患者退药安全情况分析

    裴丽娟;

    通过对我院门诊药局12个月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退药原因复杂,不同的退药原因退回药品的时间也不相同,退回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笔者建议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尽量减少退药,确保医院用药安全。

    2009年01期 v.1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的初步探讨

    闻捷馥;杨敬;

    近几年,零库存理念进入到医药行业。笔者从医院实行药品零库存的意义、管理的方式及利弊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9年01期 v.1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