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妍;吴秀英;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方法选择小儿外科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R1、R2、R3 3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C组为对照组,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4组均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听觉诱发电位、血糖。结果4组均达到外科麻醉深度,R2组麻醉效果最好,R1、R2、R3组苏醒快,C组出现1例喉痉挛。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选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更平稳,术中及术后副作用也相对较少,更安全。
2007年06期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0 ] - 田悦;张丽红;
目的研究0.125%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采用硬膜外阻滞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ASAⅠ~Ⅱ足月初产妇为镇痛组,宫口开2~3 cm时经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1μg/mL芬太尼混合液5~10 mL,以后可根据镇痛效果和产程进展间断追加。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无运动神经阻滞、能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妇、新生儿无影响。结论0.125%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比较理想的"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2007年06期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江思艳;童九翠;孙瑞元;谢海棠;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DS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34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作为效应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 4.2.2(Review Manager)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项研究经Meta分析合并后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用药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和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性较高。
2007年06期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26 ] - 范少东;贾连旺;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TMZ组32例,采用TMZ治疗;对照组32例,内服辅酶Q10胶囊。同时2组均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普伐他汀钠,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观察缺血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2组动态心电图示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无症状的ST段压低的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与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TMZ的疗效更为显著(P<0.05)。同时,TMZ组用药后伴随的室性早搏亦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室性早搏计数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TMZ明显不良反应。结论TMZ治疗冠心病SMI有效、安全。
2007年06期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9 ] - 钱建军;徐红英;严伟亮;董莹盈;高赛男;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分别以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74.42%,阳性症状起效时间为2周左右,阴性症状起效时间为4周。治疗剂量0.75~7 mg/d,平均(2.63±1.88)mg/d。结论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不良反应较少,但要注意个体化用药原则。
2007年06期 34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赵峰;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和数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甲苯胺蓝法检测40例乳腺癌,45例正常及良性病变中肥大细胞的表达。结果良性病变中肥大细胞数量(3.8±0.37)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0.62±0.18)。乳腺癌组织周边部肥大细胞计数(2.40±0.28)高于癌组织内部(1.36±0.1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肥大细胞数量(3.14±0.39)明显高于乳腺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肥大细胞数量(1.96±0.3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质肥大细胞反应作为宿主的防御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自身稳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间质肥大细胞反应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2007年06期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宋辉;肖金玲;
目的观察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老年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对48例患者(Merocel组)进行鼻腔填塞,以凡士林纱对5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鼻腔填塞,比较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止血效果及抽出时出血量、黏膜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有效,通过适当护理,将大大减少鼻腔填塞的痛苦。
2007年06期 34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9 ]
- 杜悦;吴玉斌;王玲;刘伟;李淑美;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6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20例。热毒宁注射液剂量按0.5~0.8 mg/(kg.d),加入5%葡萄糖100~200 mL静脉滴注,疗程3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20例患儿痊愈1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5%,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07年06期 34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5 ] - 王灵波;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改善程度。方法112例符合脑血管疾病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其中男30,女28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28,女2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减轻脑细胞水肿,吸氧,改善心脑供血,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其他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生理盐水250 mL+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q 12 h),连用14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ESS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2007年06期 347-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7 ] - 王艳君;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4个月,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疗效高于氯氮平组,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合临床应用。
2007年06期 348-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8 ] - 刘晓春;刘颖;魏冬云;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早晨顿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 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最大剂量为10mg/d,疗程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生化指标。结果服药6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6例患者中显效32例(69.56%),有效10例(21.73%),总有效率达91.3%(42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2007年06期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9 ] - 李雅飞;徐晓众;徐振华;
目的评价黄体酮、间苯三酚合用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肾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肌注黄体酮30 mg,静滴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肌注杜冷丁50 mg,静滴山莨菪碱10 mg,观察解痉、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 h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4%、86.7%,对照组为40.0%、88.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6 h内疼痛再发率分别为20.5%、4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合用治疗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6期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6 ] - 杨青;罗丽;刘军;
目的观察凯妮汀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24~32周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凯妮汀栓,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结果两组治疗1、4周后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妮汀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给药次数少,患者易接受,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07年06期 352-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 黄水莲;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的75例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睡前服),连服3个月,用药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常规、肝功能。结果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所有患者闭经、贫血得以纠正,血红蛋白上升,E2及P水平亦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2007年06期 353-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7 ]
- 杨玉;武文慧;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更好地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作答,调查结果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医务人员对ADR定义的答对率为84.3%,74.1%的被调查人员遇到过ADR,但只有38.9%的人报告过ADR,89.7%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接受ADR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我院医务人员ADR知识水平总体偏低,这与职能部门认识不足、管理脱节、培训不到位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医院相关部门还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ADR知识的宣传力度。
2007年06期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徐小芳;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40份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240份病例中,静脉给药是主要的用药方式,主要的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的检出率达到22.41%。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需要进一步合理化,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2007年06期 357-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安迎雪;运行;
目的了解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运用医院药库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本院2004-2006年应用抗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品种、用量、金额、DDDs等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糖尿病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达63%,并以12%的速度递增;抗糖尿病药物应用较为集中,胰岛素类用量较大,其中混合胰岛素诺和灵50R用量增长较快。结论胰岛素和混合胰岛素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抗糖尿病药物,提倡合理应用。
2007年06期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董云霞;孙蓬然;郑长青;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调节性T细胞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IBD的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IBD的新药研究提供可能性的途径。
2007年06期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明延波;赵华;周丽;田延华;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作用。笔者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HPLC指纹图谱等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更有效地规范五味子药材市场提供依据。
2007年06期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41 ] - 杜汴兴;许庭郁;刘根源;许庭磊;
为了促进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笔者对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以及研究现况进行阐述。发现药物基因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能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从根本上促进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2007年06期 367-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7 ] - 王玲;王亿平;朱敏;武义华;方秀萍;王晓云;张超群;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如果治疗中配合低蛋白饮食,可减慢CRF的发展速度,改善其疗效。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慢性肾病中透析前、后患者的综合饮食疗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2007年06期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1 ] - 张华;赵红;
烧烫伤是因物理、化学、放射线等诸多因素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患。目前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笔者对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007年06期 372-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9 ]
- 马霖;韩志武;曹玉;
目的建立测定奥美拉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考察奥美拉唑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比较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交叉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受试制剂)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参比制剂)40 mg,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奥美拉唑血药浓度,采用DAS房室模型法和生物等效性计算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美拉唑胶囊(受试制剂)和奥美拉唑胶囊(参比制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1.76±0.79)h和(1.66±0.52)h,Tmax分别为(2.73±0.35)h和(2.61±0.4)h。Cmax分别为(1 271.09±351.72)ng/mL和(1 219.02±325.53)ng/mL,AUC0→∞分别为(2 941.85±807.18)ng/(h.mL)和(2 960.57±802.91)ng/(h.mL)。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63±12.04)%。结论受试制剂与对照制剂比较,其奥美拉唑的t1/2、Tmax、Cmax和AUC0→∞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7年06期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曹岸;张志伟;
目的研究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选用微晶纤维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崩解剂,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制备,以体外崩解时间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测定体外崩解时间及口感等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优选处方的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时间为(18.26±0.1)s,口感佳。结论本研究所得的处方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利培酮口腔崩解片。
2007年06期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1 ] - 孙洪林;朱干红;
目的研究消银丸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三棱、白芷、乌梅进行鉴别试验。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三棱、白芷、乌梅的特征斑点,阴性无干扰。结论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消银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2007年06期 378-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李淑芳;潘文灏;
药品调剂是医院药事管理中最基本、最繁杂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药剂科窗口工作经验,对容易造成药品调剂错误的因素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对如何预防药品调剂错误进行阐述。
2007年06期 38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2 ] - 张伶俐;李枢;
药学服务是药师的日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是药师的责任。笔者通过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药学服务的工作重点,阐述了药师应从窗口发药阶段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型转变的重要性。
2007年06期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孟令全;周莹;宗东升;
目的探索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策略。方法结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医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医药物流在发展中存在认识落后,医药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设施陈旧,信息化及服务水平低,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结论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等。
2007年06期 38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9 ] - 王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行业性的、纵深性的电子商务应用,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源泉。笔者简要地描述了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在分析了美国及欧洲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后,总结了发达国家医药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从而得出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启示。
2007年06期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