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

  •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李志刚;谢广伦;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癌痛管理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疼痛控制可以增加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选择正确的阿片类药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给药间隔是癌痛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阿片类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详细分析了口服给药途径、经黏膜/皮肤给药途径、静脉/皮下给药途径、轴索镇痛等4类给药途径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提供指导。

    2019年01期 v.2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75 ]

论著

  • 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胃炎灵颗粒对大鼠体内CYP450活性的影响

    冯星月;余辉;蒋志涛;张咏梅;

    目的研究胃炎灵颗粒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右美沙芬(CYP2D6)、咪达唑仑(CYP3A4)、奥美拉唑(CYP2C19)、茶碱(CYP1A2)、氯唑沙宗(CYP2E1)和甲苯磺丁脲(CYP2C9)作为探针底物,大鼠6只,每日灌胃胃炎灵颗粒4 g/kg,采用LC-MS/MS测定给药前后大鼠体内6种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胃炎灵颗粒连续给药10 d后,与给药前相比,大鼠体内的右美沙芬(P <0. 01)、甲苯磺丁脲(P <0. 01)代谢减慢,氯唑沙宗(P <0. 01)代谢加快,奥美拉唑、咪达唑仑、茶碱的代谢无显著差异。结论胃炎灵颗粒在大鼠体内对CYP2D6酶产生中强抑制作用,对CYP2C9酶产生弱抑制作用,对CYP2E1酶产生轻微诱导作用,对CYP3A4、CYP2C19和CYP1A2基本没有影响。

    2019年01期 v.22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5 ]
  • 雷公藤多苷对Pristane诱发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细胞漂移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周娇;张小乔;戴红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Pristane诱发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细胞漂移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雌BALB/c裸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模型组、0. 25 mg/(kg·d)组、0. 5 mg/(kg·d)组和1 mg/(kg·d)组,四组均单次腹腔注射Pristane,建立诱发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模型组正常饲喂,另三组按对应剂量灌服1%雷公藤多苷悬液。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取尾静脉血,采用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查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外周血Tc和Th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Th1分泌的细胞内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及Th2分泌的细胞内因子IL-4、IL-10的变化。结果 0. 25 mg/(kg·d)组Tc2和Th2细胞百分比、IL-4和IL-10含量较治疗前、模型组同期和治疗1个月时明显升高(P <0. 05),而Tc1百分比和Th1百分比、Th1/Th2及Tc1/Tc2比值、IFN-γ和IL-2含量降低(P <0. 05)。0. 5 mg/(kg·d)组和1 mg/(kg·d)组Tc2和Th2细胞百分比、IL-4和IL-10含量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较治疗前和模型组同期明显升高(P <0. 05),而Tc1百分比和Th1百分比、Th1/Th2及Tc1/Tc2比值、IFN-γ和IL-2含量明显降低(P <0. 05),且0. 5 mg/(kg·d)组与0. 25 mg/(kg·d)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 mg/(kg·d)组与0. 25 mg/(kg·d)组和0. 5 mg/(kg·d)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细胞漂移影响Pristane诱发性红斑狼疮病理进程,雷公藤多苷通过纠正Tc1/Tc2、Th1/Th2失衡、调节Th1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而影响免疫应答来治疗红斑狼疮,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2019年01期 v.2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7 ]
  • 槲皮素通过影响TRAF6/TAK1信号通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炎性损伤

    沈先敏;刘恒;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RAF6/TA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1 mg/L)体外诱导BV-2细胞炎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LPS+低剂量(75μmol/L)槲皮素组、LPS+中剂量(150μmol/L)槲皮素组、LPS+高剂量(300μmol/L)槲皮素组; CCK8法检测BV-2细胞相对存活率,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i NOS、COX-2、TRAF6、TAK1及p-TAK1蛋白表达。结果与LPS诱导组比较,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的BV-2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升高(P <0. 05),细胞上清炎性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 <0. 05),细胞中炎性蛋白i NOS及C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细胞中TRAF6及p-TA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5),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槲皮素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损伤,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的活化。

    2019年01期 v.2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4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甲硝唑致白细胞、粒细胞减少一例并文献复习

    刘园园;丁楠;曹爱霖;黄怡;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联合治疗肺脓肿的必要性,以及联用时引起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案例,分析肺脓肿治疗方案,检索国内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导致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文献,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6篇,并从给药方案、不良反应表现等方面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的厌氧菌敏感性相当,二者不必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均可引起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甲硝唑引起此不良反应的规律尚不明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疗程长、累积剂量大时更容易引起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有助于不良反应的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019年01期 v.2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1 ]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丁苯酞对OSAHS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

    朱晓颖;戈艳蕾;王红阳;刘聪辉;张慈;陈前程;李洪力;李真真;安国利;张嘉宾;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丁苯酞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选取OSAHS合并认知障碍患者1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临床及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各指标的差值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及丁苯酞联合治疗较无创正压通气单独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障碍情况。

    2019年01期 v.2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9 ]
  • 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玲玲;姜鑫;宋艳荣;

    目的研究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痴呆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及痴呆病理行为评估量表(BEHAVE-AD)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2);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P <0. 01),BEHAVE-AD评分、ADAS-Co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5)。结论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且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9年01期 v.2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1 ]
  • 不同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徐文武;王新兰;丁小强;汪昆;杨靖;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老年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常规剂量组采取常规剂量丙戊酸[20~30 mg/(kg/d)]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小剂量组采取小剂量丙戊酸[10~15 mg/(kg·d)]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3个月内与治疗后3个月内的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脑电图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前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三组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 12%、91. 18%,高于对照组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治疗前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三组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后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 82%、11. 76%,低于常规剂量组的29. 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并改善脑电图,疗效优于丙戊酸单药治疗,其中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可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9年01期 v.2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71 ]
  • 血必净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陈杰;祁天明;董晓光;孙赫;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度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60%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反跳率、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CHE活性恢复60%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反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观察组CRP、TNF-α与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IDd及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10例(18. 87%),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21例(39. 6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控制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促进心功能的改善,疗效良好。

    2019年01期 v.2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62 ]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同鑫;金冉;

    目的分析比较左西孟旦与米力农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0例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米力农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左西孟旦组使用左西孟旦注射液,米力农组使用米力农注射液。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升主动脉开放后1、8 h,术后24、48 h检测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观察各组患者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监护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主动脉开放1 h至术后48 h,患者cTnI、LDH与CK-M B明显降低,且左西孟旦组明显低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患者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左西孟旦组明显高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左西孟旦组短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西孟旦与米力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患者术后心肌收缩力,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左西孟旦较米力农效果更为明显。

    2019年01期 v.2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0 ]
  • 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联合德莫林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庄玲;王慧敏;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联合德莫林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在放疗时单用德莫林,观察组在放疗时应用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联合德莫林。比较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了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不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Z=-5. 180,P <0. 05),两组Ⅰ、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观察组总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 170,P <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和美洲大蠊研末联合德莫林用于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显著,能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加快皮肤损伤的愈合。

    2019年01期 v.2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7 ]
  • 八珍汤联合肺俞埋针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

    朱静;

    目的探讨八珍汤联合肺俞埋针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气虚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化痰、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质紊乱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八珍汤联合肺俞埋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TNF-α、VEGF、IL-8、IL-17)变化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BODE指数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施以八珍汤联合肺俞埋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有关。

    2019年01期 v.2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83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9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

    2019年01期 v.22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实用药物与临床》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18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www. chinainfo. gov. 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2019年01期 v.22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

    2019年01期 v.22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药学研究

  •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含量

    李闻新;部实;张余;刘丹;张福林;

    目的建立辅料SBE_7-β-C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Phenomenex PolySep-GFC-P3000凝胶柱(7. 8 mm×30 cm),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35℃;流动相:乙腈-0. 1 mol/L硝酸钾水溶液(35∶65),进样量10μl,流速1. 0 ml/min。结果 SBE_7-β-CD的保留时间为6. 8 min,主峰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均不小于1. 94;方法的检测限为0. 32μg,定量限为0. 48μg; SBE_7-β-CD在0. 498 5~1. 49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8);方法精密度(n=6)的RSD为1. 4%;平均回收率(n=6)的平均值为98. 0%,RSD为1. 3%; 6批样品的含量为95. 8%~99. 3%。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适合SBE_7-β-CD的含量测定,为SBE_7-β-CD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9年01期 v.2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8 ]
  • 超滤-纳滤联合用于川贝母生物碱的浓缩工艺

    骆灵敏;郑敏霞;

    目的探索超滤-纳滤联用技术在川贝母生物碱成分浓缩中的应用。方法以总蛋白和西贝母碱透过率为指标,考察超滤过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西贝母碱的截留率为指标,考察滤膜截留相对分子量、超滤液中西贝母碱浓度和p H值对纳滤过程的影响。结果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为10 000的滤膜,对总蛋白的去除率为98. 61%,西贝母碱的透过率达到98. 57%。纳滤过程最佳工艺参数:截留相对分子量为500、西贝母碱质量浓度为140μg/ml、超滤液pH为5. 5,对西贝母碱的实际截留率为93. 57%。结论超滤-纳滤联用技术可有效完成对川贝母生物碱成分的浓缩,相比传统热浓缩优势明显。

    2019年01期 v.2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7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师实施病区医嘱点评工作的分析与评价

    宇文利霞;王丽华;袁耀辉;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对病区医嘱点评工作是否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探讨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病区医嘱点评数据,按不合理医嘱的问题类型进行汇总统计,并运用帕累托图分析不合理病区医嘱的主要和次要因素。结果对比2016、2017年不合理病区医嘱影响因素结果,组间无冲管和无适应证用药问题均由2016年的主要因素变为2017年的一般因素,且2017年不合理病区医嘱总数较2016年有明显下降。结论医嘱点评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一定作用;开展药物重整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另一种方式。

    2019年01期 v.2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1 ]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药物评价

    付虹;谭喜莹;戎有和;

    目的评价我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法对我院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用药情况、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主要使用39种治疗药物,包括西药29种和中药注射剂10种,DUI <1的8种,DUI> 1的10种,DUI=1的21种。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均通过常规检测和检查进行诊断和评估,对治疗药物和ADR进行监测。结论联用DUR和DUE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更加合理规范地治疗。

    2019年01期 v.2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4 ]

安全用药

  • 住院患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秦金霞;张曼;秦琴;万宏;

    目的对住院患者静脉滴注克林霉素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106例克林霉素致AKI和同期使用克林霉素但未发生AKI的1 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肾毒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KI是克林霉素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为8. 4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入住ICU、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合并呼吸衰竭、联用利尿剂、联用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抗真菌药、克林霉素不同酸根、克林霉素药物浓度和克林霉素用药时间与AKI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克林霉素药物浓度(> 0. 6g/100 ml)、APACHEⅡ评分(≥20分)、克林霉素用药时间(≥7 d)、肌酐清除率(≤30 ml/min)、联用质子泵抑制剂、血清白蛋白(<30 g/L)、合并呼吸衰竭、入住ICU、联用利尿剂和年龄(≥65岁)是克林霉素引起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AKI患者转归较好,无继发严重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患者。结论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克林霉素临床安全用药。

    2019年01期 v.2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8 ]
  • 围术期麻醉用药错误及预防措施现状

    于楠;边原;闫峻峰;吴姗;

    目的调查目前围术期麻醉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ME)现状,为提升围术期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查阅国内外有关围术期麻醉用药错误的文献,根据相关纳排标准筛选文献。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围术期麻醉ME发生率(44. 1%),预防麻醉期间ME措施的适用性(44. 1%),麻醉医师或麻醉注册护士发生ME的情况(5. 9%),其他研究(5. 9%)。通过自愿报告、回顾病历、前瞻观察法研究得出的围术期麻醉ME发生率范围为0. 02%~10. 29%。常见M E的错误类型包括药物品种、用法、用量。影响围术期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涉及药品、环境、人员3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条形码技术,使用自动麻醉推车,更新麻醉管理系统,药师参与围术期药物管理等,均可降低围术期麻醉ME的发生率。结论围术期麻醉期间发生用药错误情况并不罕见,需引起足够重视,医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围术期用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错误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2019年01期 v.22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0 ]

综述

  • 注射用尼可地尔临床应用进展

    张嵚垚;马淑梅;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慢血流、无复流和再灌注心肌损伤等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注射用尼可地尔作为一种具有开放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和类硝酸酯双重作用的药物,能够降低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风险,最近研究表明,其还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

    2019年01期 v.2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3 ]
  • 诊断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新药-macimorelin acetate研究进展

    李艳娇;李苗;张四喜;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AGHD)是一种通常由于肿瘤、手术、放疗或区域的创伤引起脑垂体或下丘脑受损导致生长激素缺乏或继发于儿童期生长激素缺乏的病症。目前,一般临床确诊AGHD均采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兴奋试验,但由于其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加之存在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使其临床使用受限。macimorelin acetate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活性生长激素释放肽受体激动剂,在AGHD诊断中使用方便、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且不良反应少,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本文对该药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2019年01期 v.2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5 ]

药房·药事管理

  • 某院2017年门急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帕累托图分析

    阮毅铭;

    目的了解某院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为某院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门急诊药房2017年的693张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采用帕累托图法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次要及一般因素。结果 9项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为主要因素;重复用药、中成药适应证与证型不符为次要因素;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用药量超"急3慢7"规定、配伍禁忌为一般因素。结论根据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强处方的调配前审核和干预,可及时有效地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升药学服务的层次。

    2019年01期 v.2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2 ]
  • 3345例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分析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王雨;韩佳容;陈超;

    目的分析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临床特点,为制定用药错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我院3 345例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记录数据,按季度进行柏拉图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处方环节用药错误主要责任人为医生(88. 34%),报告人主要为临床药师(71. 39%)和药局审方药师(27. 83%);用药错误中以C级用药错误为主(占71. 18%),用药错误主要相关药品依次为神经系统用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及糖类注射液、心血管系统用药、营养药、消化系统用药;主要用药错误类型为药物选择错误、药物剂量/数量错误、给药浓度错误、遗漏错误、处方权限错误、给药频次错误;用药错误主要引发因素为医生因素、信息系统因素、患者因素、药品因素。结论通过建立实时审核干预和事后点评、分析、反馈标准化流程,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加强教育与培训,可有效防控多数类型处方环节用药错误,但药物选择错误涉及影响因素复杂,干预措施短期难见成效。

    2019年01期 v.22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6 ]
  • PDCA模式对提高药品库房缺药管理质量情况实践

    熊萱;郭栋;尹琪楠;张远;喻冬柯;陈瑶;童荣生;

    目的探讨PDCA模式对于提高药品库房缺药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未采用PDCA循环法的西药库房作为对照组,2017年1-4月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的西药库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管理模式下药品供应商的综合评分情况,包括配送药物的缺药频次、缺药持续时间、零配送频次及零配送率。比较两组药品缺药后的药房知晓度及临床对药品供应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供应商供应情况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 38,P <0. 05)。在PDCA模式后的库房缺药管理,其配送药物的缺药频次、零配送频次及零配送率均明显降低(P <0. 05),缺药持续时间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 06)。药房对缺药情况的知晓率及临床对药品供应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PDCA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药品库房缺药管理质量,降低药品的缺药情况,提高临床对药品供应的满意度。

    2019年01期 v.22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8 ]
  • 基于闭环管理改造的门诊药房系统在某儿童医院的应用

    张淼;邢亚兵;闫聪聪;马姝丽;

    目的以我院门诊药房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为契机,探索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新途径,为门诊药房的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基于我院闭环管理改造的信息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改造前后相关指标的结果评价其效果。结果门诊系统改造后患者在高峰期取药时间分别由(354. 50±38. 27) s和(280. 13±50. 42) s缩短到(261. 56±48. 80) s和(186. 22±46. 41) s,发药差错率由0. 018 3%降到0. 003 3%,处方合格率由96. 54%提高到97. 05%,患者的满意度由92. 86%升高到96. 65%,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造后的门诊药房系统执行了药品的闭环管理,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是未来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2019年01期 v.22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7 ]
  • 《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王作君;刘阳;韦平;孙雪;张敬一;

    目的建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评价指标体系,达到合理用药的目标。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相关政策,初步确定《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定量评价指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确认量值的科学性,调取医院3年数据对量化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定量指标可通过《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调整率、《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外药品使用率和新药中辅助用药引进率3项指标来考察。定性指标可通过《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合理率指标来考察。结论通过建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评价指标并有效监管,可加强药品采购工作管理、提升药事管理水平,达到合理用药的目标。

    2019年01期 v.2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9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一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专业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月刊,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主要反映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评价、用

    2019年01期 v.22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