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高氧环境下ROS对肠上皮细胞表达TNF-α和HIF-1-α的影响

    赵敏;唐诗邈;刘冬妍;

    目的探讨长时间高氧治疗对机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_2O_2(100、200、400μM)和85%的高氧对肠上皮细胞干预24 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高氧对TNF-α和HIF-1-α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和各H_2O_2组TNF-α和HIF-1-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高氧组明显高于H_2O_2组。结论高氧环境中肠上皮细胞的损伤伴随着ROS的增加,因此认为在高氧环境中ROS对肠道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02期 v.2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4 ]
  • HDL对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付虹;戎有和;

    目的探讨HDL对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对3T3-L1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3T3-L1脂肪细胞。通过葡萄糖消耗实验和~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的摄取实验,研究HDL对葡萄糖转运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探讨其机制。结果 HDL可以促进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摄取。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摄取过程中,蛋白在RNA转录水平上没有增加,而是发生了AKT、AMPK蛋白的磷酸化。结论 HDL促进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是通过AKT和AMPK两种途径来实现的。

    2017年02期 v.20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2 ]
  • miR-204通过RAP1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凋亡

    王洪财;赵虹;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miRNA-204差异表达,及其对GBM U87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level 3水平下的miRNA以及mRNA的表达谱数据,基于显著负向调控关系建立miRNA-mRNA调控网络。结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以及K-M生存分析识别预后相关miRNA集合,且能显著区分GBM患者高低生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GBM预后相关的调控子网,并通过miRNA负向调控的基因集合在KEGG通路中的映射,分析miRNA对GBM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MTT、AO/EB对GBM细胞系U87生存率以及表型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共识别30个GBM预后相关的miRNA,这些miRNA构成的集合能够将高生存和低生存的GBM患者区分成两类。共14个miRNA出现在负向调控网络中。其中7个预后miRNA经实验证实为GBM抑制子。其余7个预后miRNA中,我们识别2个重要的风险性miRNA,即miR-204和miR-210,二者的表达可能会改变下游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GBM患者预后。miR-204能影响U87细胞增殖,使促凋亡蛋白Bax蛋白的表达升高、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使RAP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Mi R-204通过RAP1信号通路调节GBM U87的凋亡,这为微小RNA可成为临床GBM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7年02期 v.20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6 ]
  • 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卫晓丰;谭秀华;梁建军;詹鸿;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孕5~7 d的SD雌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自噬抑制剂wortmannin组(SW组)。C组母鼠仅置于麻醉箱内,通入相同流量氧气暴露4 h,S组和SW组母鼠给予2.8%七氟醚吸入麻醉4 h。SW组子代大鼠于出生后1~3 d腹腔注射0.5 mg/kg自噬抑制剂wortmannin,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于出生后22 d,对各组子代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其学习记忆功能,出生后28 d,完成水迷宫测试后处死子代大鼠,并取其海马组织。采用TUNEL染色测定子代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元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组织内微管相关蛋白l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作为自噬活性的指标。结果 S组、C组子代大鼠逃避潜伏期较C组,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组子代大鼠逃避潜伏期较C组延长,穿越平台次数较C组减少(P<0.05)。与C组比较,S组和SW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5);与S组比较,SW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结论大鼠孕期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学习记忆功能无影响,其机制与激活生理性自噬对抗神经元凋亡有关。

    2017年02期 v.20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白芍总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王晓纲;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造模过程分别同步灌胃给予TGP 50、100、200 mg/(kg·d)和辛伐他汀(SV)1.8 mg/(kg·d),共12周,并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形态结构改变并进行病变分级;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GP干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性形态结构改变呈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TGP 200 mg/(kg·d)组最为显著。TGP 100、200 mg/(kg·d)组病变分级显著降低,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MDA、ROS含量均降低。其中,TGP 200 mg/(kg·d)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TGP 100、200 mg/(kg·d)组大鼠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含量降低,且TGP200 mg/(kg·d)组炎症细胞因子(IL-1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GP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对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7年02期 v.20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49 ]
  • 非诺贝特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中的作用探讨

    李丹;李异玲;

    目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观察非诺贝特对NFALD大鼠血清学肝功、血脂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病理组(B组)及非诺贝特组(F组),每组9只,分别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于4、8、12周后,每组各处死大鼠3只,称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8周后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脏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F组第5周开始药物干预。结果 8周时B组大鼠体重及肝指数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肝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N组与F组大鼠肝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大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8周时N组与F组AST、ALT、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TG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N组AST、ALT、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造模成功;非诺贝特对NAFLD大鼠的肝脏酶学、血脂及病理学均有一定改善。

    2017年02期 v.20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7 ]
  • 白藜芦醇对间歇低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汪秋艳;孙晓辉;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间歇低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间歇低氧组(B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C组,6 mg/(kg·d)]、白藜芦醇中剂量组[D组,30 mg/(kg·d)]、白藜芦醇高剂量组[E组,60 mg/(kg·d)]。C组、D组、E组大鼠间歇低氧4周,同时按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灌胃。实验结束后,测大鼠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取肝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SIRT1。结果白藜芦醇干预后间歇低氧大鼠的胰岛素抵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伴随SIRT1的表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减轻间歇低氧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呈剂量依赖性,其可能是通过提高SIRT1的表达起作用。

    2017年02期 v.2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9 ]
  • 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李依洁;苏晓兰;史海霞;杨俭勤;郭宇;朱佳杰;王庆国;魏玮;

    目的观察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以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枳术宽中胶囊+阿莫西林+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对照组59例,以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观察Hp根除率和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3%和86.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2.5%和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枳术宽中胶囊的四联疗法治疗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Hp根除率,并减少复发。

    2017年02期 v.2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0 ]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PPI制剂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钟辉;龚冬梅;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PPI制剂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部/门诊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生活干预和心理疏导基础上予以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不良反应及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PPI可明显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2017年02期 v.20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48 ]
  • 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与药物支架内再狭窄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蔡振东;胡凯;刘宗军;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_2DM)的不同治疗策略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870例复查冠脉造影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_2DM患者389例,根据不同的治疗策略分为3组(单纯饮食控制组、口服药物组和胰岛素组),统计各组的ISR率及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探讨T_2DM的不同治疗策略是否会影响支架内ISR的发生及远期预后。同时将所有患者分为ISR组和无ISR组,分析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与支架内ISR的关系。结果所有ISR患者中,T_2DM患者较非糖尿病(NT_2DM)患者ISR率明显升高(55.6%vs.42.6%,P=0.006),其中胰岛素组ISR率明显升高(P=0.047),而饮食控制组与口服药物组IS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ISR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658,P=0.008);T_2DM患者再发MI、全因死亡、TVR及总MACE比例均高于NT_2D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胰岛素组再发MI及全因死亡比例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尤其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易于发生ISR,且PCI术后MACE发生比例较高。

    2017年02期 v.20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6 ]
  • 艾塞那肽联合川芎嗪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王宇思;赵晓伟;周月宏;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川芎嗪对早期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早期(肾功能正常且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T_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艾塞那肽+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胶囊,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嗪片,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总量(TCL%)、一秒率(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单位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 PBG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 PBG、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恶心与皮肤瘙痒,且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T_2DM患者治疗中加用川芎嗪,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方法安全可靠。

    2017年02期 v.20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沈洁;纪永;金秋;吴辉辉;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中对脑功能区域定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旨在探讨用于癫痫外科手术麻醉的适宜的右美托咪定剂量。方法选择因顽固性癫痫择期开颅行病灶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4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1组(D_1组)、右美托咪定2组(D_2组)、右美托咪定3组(D_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DEX组麻醉诱导前均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4μg/kg,之后D_1组、D_2组和D_3组分别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2、0.3、0.4μg/(kg·h),直至病灶切除硬脑膜缝合结束,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四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得普利麻和罗库溴胺全麻诱导,得普利麻靶控输注2.0~2.5μg/mL,瑞芬太尼3~6μg/(kg·h)静脉输注,顺苯磺阿曲库胺0.5 mg/kg单次静脉注射维持麻醉,切开硬脑膜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行ECo G监测前,将得普利麻的靶浓度设为1.6μg/mL,ECo G监测完成后各药物恢复之前维持剂量。手术结束后,停用所有药物,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记录气管插管、切皮、拔管等各时间点的MAP、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例数;记录调整时间及爆发抑制发生例数,选择基线稳定、无干扰的10 s描记图为统计对象,计算各脑电波形的频率和波幅。结果插管即刻和拔管时,DEX组HR低于NS组(P<0.05);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时,DEX组MAP低于NS组(P<0.05)。D_3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NS组、D_1组和D_2组延长(P<0.05),D_1组、D_2组与NS组比较、D_1组与D_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_3组拔管剧烈呛咳和躁动例数较NS组减少(P<0.05),D_2组患者躁动例数较NS组减少(P<0.05),各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术中知晓。术中ECo G监测显示,各组患者棘波频率和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调整时间较DEX组延长(P<0.05)。各组患者的爆发抑制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0.3、0.4μg/(kg·h)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术中脑电监测下切除癫痫病灶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其中0.3μg/(kg·h)效果最佳。

    2017年02期 v.20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5 ]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

    张瑜;金强;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另辅助术区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HR、MAP、RR、SpO_2、PETCO_2、术中肢体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完成操作,切皮后(T_4)、颅骨钻孔时(T_5)R组的MAP低于D组(P<0.05),T_3(局麻时)~T_5HR高于D组(P<0.05),T_2~T_5时RR低于D组(P<0.05),T_3~T_5时SpO_2和PETCO_2高于D组。R组肢体躁动次数少于D组(P<0.05),呼吸抑制次数多于D组(P<0.05),两组呼吸道梗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均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前者镇痛效果更可靠,苏醒更快;后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少。

    2017年02期 v.20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4 ]
  • 麻醉维持期不同丙泊酚用量对老年OPCABG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影响

    邹军;张中军;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简称OPCABG)中不同丙泊酚麻醉剂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拟施行OP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4例,根据麻醉维持期TCI持续泵注丙泊酚的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丙泊酚组[低剂量组,1.4 mg/(kg·h)]和高剂量丙泊酚组[高剂量组,3 mg/(kg·h)],每组67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麻醉深度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组患者术后心率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短;高剂量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OPCABG时,较高剂量的丙泊酚麻醉维持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

    2017年02期 v.20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闵静;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镇静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与SAS评分达3~4分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丙泊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快及心动过缓等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镇静,降低疼痛,平稳血压,减少预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02期 v.20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8 ]
  • 大剂量羟考酮在肿瘤晚期患者中止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李娜;王玉梅;郑暄;崔檬;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羟考酮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大剂量羟考酮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宁养病房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应用羟考酮的295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将患者分成小剂量组(<30 mg)、中等剂量组(30~149 mg)及大剂量组(≥150 mg),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例晚期肿瘤患者使用大剂量羟考酮,与小剂量组及中等剂量组比较,不良反应及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科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需要更大剂量的羟考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考酮可有效控制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癌痛,对传统剂量效果不佳的患者,大剂量羟考酮安全有效,不缩短患者的生存期。

    2017年02期 v.20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9 ]
  •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TNF-α、IL-1β、CRP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臧萍;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TNF-α、IL-1β、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占61.02%(36/59),优良率为98.31%(5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59%(21/59)及76.27%(45/59)(P<0.05)。观察组呕吐、头痛以及食欲不振的患者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NF-α、IL-1β及CRP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调节急性脑出血患者的TNF-α、IL-1β及CRP水平,并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效果较好。

    2017年02期 v.20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4 ]
  • 依达拉奉结合常规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林慧;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结合常规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观察组治疗48、72 h时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24、48、72 h时的氧化应激反应均较入院时减轻,且各项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观察组治疗24、48、72 h的SOD、GSH均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MD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死亡率(11.63%)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7年02期 v.20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5 ]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苑永辉;杨宇红;樊文竹;李振欣;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的82 31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的79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基本资料的描述和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医院感染率为0.97%,纳入分析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年龄(<65岁、≥65岁)、科室分布、住院天数(<15 d、15~28 d、>28 d)、手术、抗菌药物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408例,占51%),其次为腹部和消化道(145例,占18%)、手术部位(104例,13%)及泌尿道感染(53例,7%)。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总计332株,占62.06%,真菌感染较为严重,总计95株,占17.7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男性、高龄、住院时间长、接受放射治疗、抗肿瘤治疗是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7年02期 v.20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0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7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

    2017年02期 v.20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更换电子邮箱通知

    <正>我刊邮箱更为syywylch@vip.163.com,特此通知。

    2017年02期 v.20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月25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

    2017年02期 v.20 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药学研究

  •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艾沙康唑给药方案

    任利翔;王婉秋;柴宝山;

    目的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艾沙康唑给药方案,为临床给药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结合艾沙康唑药动学及真菌药敏文献资料,采用水晶球软件,对50、100 mg 1次/d口服(po)给药及50、100、200、400 mg静脉给药(iv)共6种给药方案分别进行10 000次蒙特卡洛模拟,以达标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6种给药方案(50 mg po、100 mg po、50 mg ivgtt、100mg ivgtt、200 mg ivgtt、400 mg ivgtt)对白色念珠菌的CFR值分别为38.94%、72.42%、22.51%、59.19%、88.26%和99.49%,对烟曲霉菌的CFR值分别为30.62%、75.88%、15.49%、67.07%、86.16%和96.68%。结论艾沙康唑单日给药剂量达到200 mg及以上时,基本可以满足对大部分白色念珠菌和烟曲霉菌感染的治疗需要。

    2017年02期 v.20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6 ]
  • 建立U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氨基酸的含量

    翁燕;刘丽娜;周小燕;谌杰亮;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U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9种氨基酸对照为外标物,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剂,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柱,流动相A为0.1 mol/L的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整pH至6.50)-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0.45 mL/min,柱温36℃。结果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9种氨基酸出峰时间与对照品出峰时间一致,其他物质无干扰;仪器精密度RSD为0.5%~1.2%,中间精密度RSD为1.3%~1.9%;各氨基酸的溶液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溶液稳定性RSD为0.6%~1.8%,各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含量测定方法比对实验中UPLC法与HPLC法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分析速度明显提高。结论建立的UPLC法高效,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氨基酸的含量。

    2017年02期 v.20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5 ]
  • 延胡索酸碱水提物中生物碱含量比较

    陈薇娜;岳显可;杨海燕;张方坤;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酸碱水溶液对延胡索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个生物碱提取的影响。方法用氨水、冰醋酸配制不同酸碱浓度水溶液,供试品加热回流提取;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H 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测定6个生物碱及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分别在14.34~143.36、12.61~126.07、12.80~128.01、12.22~122.16、15.31~153.14、11.41~114.09μ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97.64%、101.41%、96.29%、99.63%、98.74%,RSD值均小于3.0%。结论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生物碱含量有较大差异,酸性提取物生物碱含量均高于碱性提取物。

    2017年02期 v.20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理气散结颗粒中4个成分的含量

    李霞;王毅;魏谭军;程阔菊;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理气散结颗粒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α-香附酮的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2.0%A;15~31 min,12.0%A→26.0%A;31~39 min,26.0%A→40.0%A;39~45 min,40.0%A→12.0%A),流速0.9 mL/min,波长切换(0~31 min,在230 nm波长下检测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31~45 min,在242 nm波长下检测α-香附酮),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α-香附酮4个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5.15~103.00μg/mL(r=0.999 6)、8.99~179.80μg/mL(r=0.999 5)、19.83~396.60μg/mL(r=0.999 9)、6.35~127.00μg/mL(r=0.999 3)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的RSD(n=6)分别为96.83%(0.93%)、97.85%(1.31%)、99.71%(0.80%)、98.77%(1.5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快速、专属性好、准确度高,为理气散结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2017年02期 v.20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1 ]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奥扎格雷钠中残留溶剂

    明宝钢;张琳琳;

    目的建立奥扎格雷钠中甲醇、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0.532 mm,1.0μm),载气为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4 min,然后以25℃/min的速率升至150℃,保持4 min;顶空进样,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20℃。结果甲醇、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0.39、0.41~0.62、0.41~0.62、0.071~0.047、4.75~7.12μg/mL,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1.3%、98.2%、95.4%、95.8%、95.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适合奥扎格雷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2017年02期 v.20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安全用药

  • 一例他克莫司引起血糖升高的用药分析

    张晓荧;方圣博;张金平;苗秋丽;

    在临床工作中药师发现患者因膜性肾病使用他克莫司,引起继发性糖尿病1例,通过查阅文献对于患者此次出现血糖升高的机制和治疗策略展开讨论,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患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他克莫司诱发的继发性糖尿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2017年02期 v.20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综述

  • NF-κB信号介导的慢性炎症与癌症形成的关系

    刘华;杨春娟;吴高松;王秋红;杨炳友;王知斌;匡海学;

    潜在的炎症或炎症形成中微环境的恶性发展致使NF-κB通路激活,激活的NF-κB能够促进细胞因子(IL-6、IL-8、IL-12、IL-17、IL-22、TNF-α、i NOS、COX-2)表达,进而引发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淋巴癌等肿瘤形成,表明NF-κB通路在炎症和癌症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明确NF-κB通路在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2017年02期 v.20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62 ]
  • 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的应用

    李方捷;毛叶萌;

    笔者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建议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选择抗精神病药物需格外谨慎,必须考虑到药物是否会造成或加重躯体疾病及其不良反应,并在用药后对患者进行治疗监测。

    2017年02期 v.20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8 ]
  • 硫酸镁用于椎管内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魏斐;席宏杰;

    硫酸镁作为天然的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在围手术期麻醉镇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硫酸镁用于椎管内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2017年02期 v.20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药房·药事管理

  • 达托霉素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快速卫生经济技术评估研究

    白向荣;闫素英;程红勤;金颖;张雁;

    目的通过利用快速卫生经济技术评估的工具对达托霉素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进行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评估,为医院药物遴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2名评价者独立通过数据提取表的方法提取数据结果。根据纳入研究的类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4篇为系统评价,4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达托霉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显示,其与万古霉素无显著差异;经济学研究显示,达托霉素可以作为万古霉素的替代药物。结论通过对达托霉素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评估发现,快速卫生经济技术评估工具可作为一种简洁、快捷、易行的方法,为医院的药物遴选提供参考。

    2017年02期 v.20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8 ]
  • 三例精准用药门诊药物治疗管理案例分析

    郭梦园;崔向丽;刘丽宏;刘莹;

    药物重整是药物治疗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精准用药门诊的工作重点。专业药师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重整并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开展用药教育并进行随访。本文主要分析3例在精准用药门诊实践中临床药师开展以药物重整为重点的药物治疗管理的案例。

    2017年02期 v.20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8 ]
  • 下载本期数据